當然了,景衡的強烈反應並沒有就此結束,一塊石頭落下去,另一塊石頭又懸了起來。
時俞坐月子的時候,景衡同樣緊張不已,擔心對方月子沒坐好,落下病根。
整日裡面絮絮叨叨,這不能碰,那不能吃,不可貪涼,不可經風,嘮叨的追雲和小夏子都覺得有些沒眼看了!
好不容易,時俞出了月子,確定了沒有留下任何病根,景衡這才再次放下心來。
整個人的胃口和睡眠,也終於好了起來。
回顧整個孕期,時俞都忍不住感慨,這孩子更像是懷在了景衡的肚子裡面。
時俞生了個女兒,隨母姓,取名聶子衿。
一年後,小公主抓周的時候,她的“老父親”蒐羅了各種物件,可也不知是不是胎教的緣故,小公主一樣都沒瞧上,只是眼巴巴的看著時俞身上的龍袍,最後爬過去拽著衣角,對著上面的刺繡金龍蹭了許多口水。
見此,時俞和景衡一拍即合,當下立了自家閨女為皇太女。
只等著她長大,然後將皇位這個燙手山甩出去。
而這兩年多來,整個天晉國內,雖然對男女還沒辦法達到完全的一視同仁,但風氣已然改變了不少,不管是女子經商還是女子為官,都已經不再是違背禮法之事。
再加上已經有了時俞這個女皇帝,所以對於皇太女的事情,朝臣們倒也沒有過於反對。
倒是原本一心維護時俞的蘇程,這個時候卻跳了出來,他覺得此時冊立皇太女為時尚早,萬一日後對方難以擔當大任,豈不是對百姓的不負責任。
為了安撫這位“撞柱”大臣,時俞又下了一道旨意,皇太女可以接受百官監督,若是日後發現她才不配位,便廢除身份。
就這樣,才一歲的聶子衿小朋友,已經落入了坑娃的爹孃給她挖的坑,開始備受朝臣們的關注。
不過好在,等到聶子衿小朋友長到三歲的時候,就已經展現了非凡的領導能力——帶著一幫宮女太監開始招貓逗狗,翻牆爬樹。
等到五歲的時候,便已經熟練的掌握了自家孃親曾經那撒嬌求饒厚臉皮的本領。
隨隨便便就能哄得自家老父親,自家親舅舅,乃至自家小姨和小姨夫等人那叫一個喜笑顏開。
面對朝臣們,尤其是蘇程蘇大人監督,也能靠著一張萌化人心的小臉,以及可憐兮兮的聲調,成功讓他們覺得:
皇太女能有什麼錯呢,愛玩愛鬧本來就是小孩子的天性!
什麼?
為什麼被哄得喜笑顏開的人裡面,沒有聶子衿小朋友的孃親?
那自然是因為,在哄人這方面,時俞是給自家閨女出謀劃策,傳授經驗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