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四十七章 純屬巧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七章 純屬巧合 (2 / 2)

張三心中明白,除了他自己,在場的“六龍”其實根本就不想找回面子,更不想復仇了!

就在青龍幫眾位老大著急籌謀出路的時候,七百多米開外的宅院裡,武植正在指揮請來的泥瓦匠們築造用於蒸餾酒精的大灶和用於蒸米釀酒的灶臺呢,幹得熱火朝天。

武植這個知縣,當得很是不稱職!

在來尉氏縣後的數日裡,他都是在忙著自己的事情,根本就無暇他顧,更不用說去縣衙裡當差了。縣衙裡眾人除了在他剛來尉氏縣的前兩日還看到他進出之外,數日來連這個知縣老爺的影子都找不著,眾人禁不住都議論紛紛起來。

說好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呢?怎麼在這個年紀輕輕的知縣老爺身上找不到?難道他不僅紈絝敗家,也不懂得如何做官?

縣衙裡眾人一時之間眾說紛紜,連鬱悶失望的縣丞宇文大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同時也隱隱感到高興,如此草包的縣令,他要對付起來就輕鬆得多了。

這個宇文瓊大人也是命運多舛,自從他來到尉氏縣擔任縣丞,一待就是十年,都沒見朝廷把他扶上縣尊的位子,讓他過一過地方一把手的官癮,於是,為了實現自己當上知縣的偉業,心理扭曲下,他開始在尉氏縣苦心經營,收買黨羽,結識青龍幫,一手遮天。在五年內,在他與眾黨羽的陰謀詭計下,硬生生地擠掉了數任知縣。可舊人剛走新人又來,縣尊的位子始終都沒有落在他的屁股下,這回也是如此,武植的到任讓他滿懷失望,連武植也被他忌恨上了,平白無故地受了他的陰謀詭計。

至於青龍幫,也還在那,都毫無動靜,而且他們到現在都沒有來找武植的麻煩,武植也就樂得清靜,一心一意地做他最急需辦理的這些事情。人家不急,那他又何必急在一時呢。

五天後,桂花新酒坊終於建好了,新的蒸餾房和勾兌房也分別建好了,武植這才鬆了一口氣。他給了張貴兩百貫的啟動資金,準備釀製第一鍋新的低度白酒,並且考慮到人員問題,武植同時宣佈,酒匠們的家屬願意參加釀酒的,可以錄用,待遇與酒匠們同等。這一下,讓他們欣喜若狂,除了小孩和老得腿腳不方便的翁嫗,其他的家屬們都加入了釀酒的隊伍,桂花酒坊的人員一下子增加到了十四個人,大大緩解了人員不足的問題,保障了桂花酒坊能按時按量的完成釀酒任務。在武植的計劃裡,他要儘可能的多囤積一些低度醇酒用於勾兌和蒸餾。

解決了最棘手的問題後,武植終於可以靜靜地坐下來,開始考慮和規劃別的事情。

首先,武植心知肚明,他來尉氏縣擔任縣令充其量只是個匆匆過客,這只是趙煦的權宜之計罷了,是不可能在尉氏縣呆得太久的!

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少則半年遲則一年,西夏和宋朝之間的大戰就會打響,到時,皇帝趙煦肯定會找他去京城商量對策,很有可能還會啟用他,讓他去西北前線參加作戰。到時候,將會是武植表現自己、施展抱負和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機!那麼在這之前,他要做的就是要做好一切準備,儘可能把機會轉化為戰功,為以後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所以,在尉氏縣當縣令的這段時間裡,武植並不打算把自己當成地方父母官來看待,他不想管太多事也不想去觸動尉氏縣其他官員們的利益和權柄,只要平安過渡、相安無事就行。對於縣丞宇文瓊、主簿汪名揚等人的挑釁和使絆,他根本就不屑一顧,懶得去跟他們爭鬥,他還有更為重要的事需要去做,才不會把精力無謂的耗費在此等小官小吏身上。

其次,武植還要考慮如何解決掉青龍幫的問題。

按理說,從他與青龍幫在朱仙鎮打打殺殺開始,就算是生死仇敵了,應該是不死不休才對。別人可能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武植不是,他是“君子報仇,從早到晚”!

來尉氏縣後的這幾天裡,他是忙得顧不上這檔子事,所以才沒有對青龍幫採取行動,並不是說他忘了!青龍幫敢在朱仙鎮截殺他,雖然並沒有成功,自己也沒有受到絲毫損傷,但這已經惹怒了他,他是不會放過他們的,善惡有報,青龍幫必須得承受他的怒火。

現在,青龍幫沒有來找他麻煩,但並不代表他不去找他們的麻煩!至於怎麼找,他需要慢慢籌謀一番才行。

不過,讓武植感到奇怪和疑惑不解的是,這個青龍幫究竟在想些什麼,白白放過這麼好的機會,竟然沒有趁著自己剛到尉氏縣立足未穩、根基未深的時候發動進攻,而是按兵不動,坐等敵人打上門來,真是毫無道理呀!

如此奇葩的操作讓武植有點哭笑不得,也放心了不少,他甚至懷疑這個青龍幫的老大不是個瘋子就是個傻子,腦子正常的人是不會這麼幹的。

他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是青龍幫不想來找他麻煩,而是人家先前還自顧不暇,也不知道他的身份,沒來得及動手;如今人家知道他的身份後,卻攝於憂懼的心理,不敢來找他算賬,反而還提心吊膽,害怕他去找他們的麻煩呢!

人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奇妙,純屬巧合下,同城的敵我雙方,竟然在相隔七百米開外的地方和平共處了好一段時光,大家相安無事!

數日後,尉氏縣縣衙裡,久違的新任知縣武植大人終於重新露面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