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一百五十一章 精神支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一章 精神支柱! (1 / 2)

武植在郡王府中休息了一夜,侍寢的是金蓮與柳月。金蓮與柳月自從身懷有孕後,母性氾濫,少了慾望,平時就不敢跟武植同房了,生怕他胡天胡地的折騰弄壞了兩人腹中的胎兒,這讓武植很是哭笑不得。不過不管他如何解釋,她們就是不敢。武植沒有辦法,只能去折騰新婚的孫箐箐,讓箐箐是既怕又欲罷不能,可謂是又愛又恨,卻也是心滿意足,越發出落得嬌豔欲滴,讓武植也是迷戀不已。

畢竟是在國喪期間,武植也不敢太過放肆,只是想跟金蓮與柳月聊聊天談談心,一夜過去,三人倒也相安無事。自從同房後,作為通房丫頭的柳月就被武植拉著和金蓮一起大被同眠,三人行的箇中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深有體會,反正武植是樂在其中的,金蓮與柳月習慣後也欣然接受,武植的強壯讓她們都獨自承受不住,只能一起聯手了!

翌日一大早,起床後,吃過早飯,武植穿上素衣,由二虎駕馭著馬車,送他到宮門前,前天晚上從郡王府中騎出的二十多匹馬已經由特種作戰團官兵給送了回來。

在右掖門前,武植從馬車上下來,吩咐二虎先回去不用等他後,他整了整麻衣,跟守城門的華夏軍特種作戰團官兵們打聲招呼,然後慢慢地走進皇宮裡。守門的官兵們都認識他,紛紛向他敬禮,目送著他漸漸走遠,心中是又敬又怕。

今天是給大行皇帝趙煦弔喪的頭一日,需要舉臨,即要求在京的大小官員都要身著素衣,趕到皇宮裡來進行第一次祭拜哭吊。

武植來得比較早,此時進宮的官員並不是很多,偶爾碰上的官員,有認識他的都連忙駐足跟他打招呼問好,極為恭敬地給他行禮。因為身著麻衣,沒有穿官服,不認識他的官員也看不出他的官職大小與身份,見到相熟的人不管官大還是官小的都紛紛給武植這個年輕的公子駐足行禮,很是好奇驚訝,經過詢問,才知曉眼前年輕公子就是赫赫有名的武植大人,都不禁咋舌驚歎,自慚形穢。

武植也不管這些官員的身份,直接就一一向他們點頭示意後,就自顧自地朝前走去。他先前往慶寧宮,拜見新帝趙茂和皇太后劉氏後,再到福寧宮偏殿去哭吊大行皇帝趙煦,趙煦的殯宮就在福寧宮的西偏殿。在趙煦受傷昏迷後,武植就指揮眾人把他轉移到了他生前的寢殿福寧宮去安放,直至駕崩,所以殯宮即停靈的地方就選在他寢宮的西偏殿。

當時,皇帝的葬禮是一件極其隆重的儀式,不僅展示了皇室的威嚴與尊貴,也彰顯了宋朝文化的瑰麗和莊重。當一位皇帝逝世時,整個國家都會進入悲痛的氛圍,國家各級官員和民眾也會全力參與皇帝的葬禮,為皇帝送行。

“古之喪禮,貴賤有儀,上下有等”。大宋朝皇帝喪葬之禮可分為治喪、安葬、葬後三個階段,治喪之禮包括髮哀、殯、舉臨、小斂、大斂成服、以日易月之小祥、大祥、禫、百日卒哭等環節;安葬之禮包括山陵安行、請諡、啟殯、三奠、發引、掩皇堂、虞祭等環節;葬後之禮包括卒哭之祭、祔廟、三年之小祥、大祥、禫、祭陵、建神御殿、修功德寺等環節。

儀式很是繁雜瑣碎,所以要由有司來具體操辦,並且還要在其他喪禮程式開始之前,由新帝先任命負責喪葬事務的官員若干名,其中最重要的為山陵五使,五使之首的山陵使慣例由宰相擔任,其他有禮儀使、儀仗使、鹵簿使、橋道頓遞使。其次,任命山陵按行使,負責陵地勘察;而撰陵名、哀冊文、諡冊文和議諡號事,亦各置有大臣負責。

新帝年幼,皇太后劉氏也年輕不更事,武植又放手不管,那任命負責喪葬事務官員的任務就推在了首相章淳的身上。章淳在立新帝時就已經窩了一肚子的火,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公報私仇出口惡氣,武植讓賢,他求之不得。

張商英和黃履被他打發去鞏縣擔任山陵正副使,修建主體陵墓;而林希、趙挺之、陳顯、孫路四人被他分別任命為禮儀使、儀仗使、鹵簿使、橋道頓遞使;曾布則被他任命為山陵按行使,負責陵地勘察,這些都是需要勞心勞力的活,幹好了沒有功勞,要是幹得不好,他正好有理由把他們擼下來。而撰陵名、哀冊文、諡冊文和議諡號事,章淳則安排自己的親信去負責,輕鬆而又容易出成績!

發哀,指舉行哀悼儀式,為治喪之始。

殯,指停靈,大行皇帝趙煦的靈柩就停在福寧宮的西偏殿。殯在大宋朝皇帝的喪葬之禮中也被稱為“掩攢宮”或“殿攢”。

臨,指哭喪弔唁,也稱舉臨、哭臨或入臨,最早見於《儀禮·士虞禮》:“遂請拜賓。如臨,入門哭”。在大宋朝皇帝治喪之禮中,舉臨始於皇帝死後兩日內,終於靈駕發引之日,在此期間群臣需在規定時間至殯宮哭吊大行皇帝。舉臨後,群臣還需進名拜慰新帝和皇太后。經群臣商議決定,此次實行“逢七入臨”之禮,即自趙煦駕崩後的二七日算起,每隔七天群臣需至殯宮哭吊大行皇帝,至第四十九天的七七日為止。

今天正好就是第一次舉臨之日,在京的大小官員都要身著素衣進宮哭吊大行皇帝趙煦。

小斂,即為死者更換斂服,最早見於《儀禮·既夕禮》:“小斂,闢奠不出室”。小斂期間,還伴有加強宮禁守衛的安保措施。小斂定於明日舉行,到時武植和群臣還要繼續進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