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武植被封為清河郡王的喜訊,開國郡公府也徹底沸騰了!府中眾人欣喜若狂,就只有武植一人還算鎮定自若,並沒有多大的喜悅與得意。
樹大招風,往往爬得越高,摔下來就會越狠。萬里征途,現在只能算是邁出了一小步,在命運還沒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之前,他還不能有絲毫的鬆懈,還需要繼續砥礪前行。
趙煦賞賜的百萬文銅錢,武植分文不取,全部分發給華夏軍眾將士們,讓華夏軍全體官兵很是高興。
數日後,當大門門楣上掛上趙煦親自書寫的“清河郡王”牌匾,開國郡公府搖身一變就成了清河郡王府,顯赫一時。
尤為讓郡王府眾人驚喜的是,趙煦接著還下旨,賜封鳳娘為清河郡一品誥命太夫人,著實顯得皇恩浩蕩。這個誥封,讓世人震驚。
因為按理來說,能冊封誥命的幾乎都是官員的親生祖父母、父母或妻子,而鳳娘只是武植的嬸孃,一般是沒有這個資格的!但武植的情況比較特殊,武植自幼父母雙亡,一直是叔父與嬸孃拉扯他長大成人,勝似他的再生父母。所以趙煦愛屋及烏,不顧眾人反對,賜封鳳娘為誥命太夫人。可見武植在趙煦心中的分量何其重要!
這個誥命,讓郡王府又是一片歡騰,武修與鳳娘更是欣喜若狂,喜極而泣。武植尤為高興,比他自己當上郡王還要值得慶賀!
經論功行賞,林沖、王進兩人官升三級後,分別被提升為從四品的宣威將軍、明威將軍,賜勳輕車都尉,封爵開國伯,食邑七百戶,進階太中大夫,擢升為殿前左、右副都指揮使,真正成為了朝廷的大員。
索超、厲鎮國與司方國三人官升四級後,索超被提升為正五品的定遠將軍,賜勳上騎都尉,封爵開國子,食邑五百戶,進階中散大夫,擢升為馬軍都指揮使。厲鎮國和司方國則被提升為從五品的遊騎將軍,賜勳騎都尉,封爵開國男,食邑三百戶,進階朝請大夫,擢升為馬軍副都指揮使。
為了表彰周桐對武植的培養,趙煦額外擢升周桐為正四品的忠武將軍,賜勳上輕車都尉,封爵開國一等伯,食邑一千戶,進階通議大夫,擢升為承宣使,這是一個不用到任上班的正四品官職,很是輕鬆。
周桐很是高興,雖然他不能親自上陣去建功立業,心中有點遺憾,可看到自己教授出來的徒弟們能出人頭地,青出於藍勝於藍,而且自己也受益於徒弟們的努力,他還是頗為高興的。況且趙煦還算提拔重用他,提拔的理由也還算合理中肯,他一身超凡武藝也總算有了用武之地!
更為難得的是,年屆五十的周桐自從當上定遠將軍後,有了官職,有了穩定的收入,終於開始有了成家留後的想法。尤其是現在被趙煦封為一等伯爵後,娶妻生子的想法就愈發強烈了。但礙於臉面,他又不好意思跟大夥提,如今正矛盾著呢!
周桐只是有這個想法,可他的兩個徒弟林沖與王進則開始付諸行動了!
論功行賞後,重陽節前,二十二歲的林沖和二十三歲的王進就先後結婚了。
林沖娶的妻子張氏貞娘,還是禁軍教頭張進的女兒,現年二十週歲,她溫柔、端莊、善良,也很是美貌動人。
本來,三年前林沖和張氏相識交往時,張進很是看不起林沖,要房沒房,要官沒官,曾極力反對自家女兒跟林沖來往,可怎奈張氏對林沖一往情深,只好作罷。待林沖跟隨武植往西北走上那麼一遭,竟然奇蹟般的官運亨通,官至正六品的都指揮使,還手握重兵,上門給林沖說媒的人絡繹不絕,張進這才開始重視起來,想撮合兩人,即使倒貼也在所不惜。
林沖年輕時父母雙亡,其父林松曾是開封府的一名提轄官,林沖推恩蔭補才在禁軍裡當上了教頭,一直住在軍營裡,升官發點財後,才於外城內租了一間民宅居住。
在林沖跟隨武植出征北方征伐遼國勝利歸來後,再次官運亨通,官升三級當上了宣威將軍,還有了頗為顯赫的伯爵身份,這更讓張進焦慮有加,再也坐不住了,連忙急不可耐地讓媒婆上門給珍娘說親。
林沖本來就喜歡珍娘,跟珍娘情投意合,見到媒婆上門提親,自然滿口應允,於是雙方就定下了以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作為結婚的良辰吉日。林沖父母早亡,自然就由張進這個準岳父說了算。
林沖的身份已經跟昔日完全不同了,也算是事業有成,所以結婚當日,婚禮辦得還是頗為隆重與熱鬧。本來張進還擔心,由於林沖父母親早亡,很久以前就跟親戚們斷絕了來往,人丁凋零,他怕當日結婚時沒有人前來祝賀,冷冷清清的。可哪知結婚時的熱鬧景象讓他大跌眼界,頗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