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一百二十章 事在人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章 事在人為! (1 / 2)

自從小皇子趙茂患上瘧疾給武植治好後,一個月來成長得很健康,絲毫沒有夭折的跡象,武植知道,由於自己的干預,歷史在自己手中又一次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十月底,「潘武記」派出的第一批運輸隊伍陸陸續續地返回京城了。除了偏遠的嶺南之地的三路運輸隊伍和擔負著探查石墨礦的三路運輸隊伍還沒有回來之外,其餘的運輸隊伍都安全地回來了。

經過各路運輸隊伍反饋和匯總上來的資訊來看,武植配置的運輸團隊總體上運營良好,運輸過程並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人員調配合理有效,尤其是四輪馬車的使用,高效而且舒適,貨物折損很少,幾乎都是完好無損的送抵目的地。有些運輸隊伍在運輸途中也曾經遇到匪徒的騷擾和攔劫,但在竹製手榴彈的駭人威力下,一眾匪徒一觸即潰,一切都是那麼的輕而易舉雲淡風輕,人身安全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跟隨各路運輸隊伍出發的如是傳媒公司的記者,也帶回了一些有用的情報。

一是各路記者都有反映,大宋朝境內各路淨土唸佛秘密結社盛行,多稱白蓮社或蓮社。武植知道,這些白蓮社就是後來荼毒生靈的邪教「白蓮教」的前身,現在還沒有危害性,到南宋後就蛻變成邪教了。

二是各路的軍備情況,各路記者們摸出了個大概。大宋朝當前實行的是募兵制,家屬居住在軍營內。

三是各路記者都探聽到,各路的大地主、官紳世家們,對「攤丁入畝」很是牴觸,抱怨盈天,有些甚至萌生了要搞串聯、破壞、暗殺等瘋狂的想法。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訊號,武植需要加強安全防範工作了,尤其是開國郡公府中眾人的安全。

四是探查到了一些有用的礦藏資料,武植關心的鐵礦在四川攀枝花就有很多,豫中、魯中、皖西北、江西新餘、陝西漢中、湘中等地也有分佈;銅礦則分佈較廣,大宋朝境內有22個州出產銅礦,其中以韶州岑水場、巾子場,潭州永興場、江西信州場等地產量最高;至於高嶺土(粘土)、石英砂、黏土、長石、白雲石、螢石等也大抵探查出來,這些礦石在大宋朝境內遍地都有分佈,原料來源廣泛;煤炭就更不用說了,在西北一帶就有很多;至於錳礦,還沒有探查出來,武植依稀記得河北承德就有分佈,湘、桂兩地分佈最多,產量也最高。

五是武植交代各路記者留意的那些人,有些已經有眉目了,打探到了一些人的動向。

大名府盧家莊確實有一個叫盧俊義的孩童,才十二歲多,長得很俊逸,能文善武。

京東西路鄆州鄆城縣宋家莊確有宋江、宋清兄弟倆,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面黑身矮,人又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江湖人稱「及時雨」,二十六歲左右,如今是鄆城縣的一名押司,整日舞文弄墨,書寫文書,是一刀筆小吏,自幼與同在鄆城縣東溪村的晁蓋相熟。但武植打心眼裡就不喜歡宋江,在武植眼裡,宋江只是一個偽善的小人,指使李逵等所謂的梁山好漢幹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所以武植並不想招攬他。

晁蓋,比宋江大十歲,是鄆城縣東溪村的富戶,時任村裡的保正;他不娶妻室,專愛結識天下的好漢,凡是有人來投奔他,他都熱情接待;因將鎮鬼的青石寶塔奪了過來放在東溪村,因此人稱「托塔天王」。

吳加亮,也是鄆城縣東溪村人氏,現年十九週歲,自幼與晁蓋結交,如今是鄆城縣東溪村的一名私塾先生,據說通曉文韜武略,足智多謀。

在河北東路,也找到了一個名叫柴進的青年漢子,滄州橫海郡人氏,現年二十一歲,後周世宗嫡派子孫,家中有太祖皇帝御賜丹書鐵券;他仗義疏財,喜好結交四方豪傑,被譽為當世孟嘗君,綽號小旋風。

達,關西渭州人氏,現年二十三週歲,曾在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呂惠卿麾下從軍,如今積功至渭州定西縣巡檢使,正九品武官。

在兩浙路,記者也打聽到了方臘的資訊,方臘,睦州青溪縣萬年鄉土曷村人氏,現年二十一歲,是地主家的一個幫工,他極其信仰摩尼教。他三弟叫方貌,也叫方七佛,如今才年僅十六歲。

福建路福州人士的石寶還沒有訊息。江南東路歙州人士的鄧元覺、王寅、呂師襄三人也還沒有打探到訊息。

張叔夜,字嵇仲,開封府人,現年三十四歲,他年輕時喜歡談論兵法,長大後以父蔭被任命為蘭州錄事參軍,如今任泰州知州,是個知兵法懂軍事的狠人。

這些人,除了宋江、李逵等一些偽善女幹惡之人外,都是武植意欲招攬的物件,千金易得,一將難求啊!

柳剛和柳直經過磨難後,比同齡人更多了幾分沉穩和悟性,也能吃得苦,工作做得有聲有色,頗有成效,武植算是得到了兩個不錯的人才。武植當然也不會虧待他們,畢竟武植與他們還有個郎舅關係在內。

軍器監研製出來的防水繩引線,已經改裝了將近一萬個竹製手榴彈用於火箭上,同時也改裝了將近六萬顆新式手榴彈(木柄鐵質手榴彈、陶罐式手雷都有)。而更先進的能防水防潮的易拉式引線,在元符二年十一月初時,終於由軍器監監丞沈衝研發了出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