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進入七月後,驕陽似火,暑氣炎炎,天氣開始變得更為酷暑難耐。武植和金蓮等人研製的各種冰鎮水果冷飲,成了開國縣公府里人人喜愛的一道清涼美食。
每日裡,金蓮和小娥都會照著跟大郎哥哥所學到的知識,在廚房裡搗鼓著各色冷飲,不亦樂乎。幸好製作用水都是涼開水,因為事先武植特別強調要用涼開水,所以府裡眾人都沒有吃壞了肚子。柳剛和柳直兄弟倆乍吃到如此美味的冷飲,也大呼過癮,在開國縣公府裡過得樂不思蜀。
天嬌心靈手巧,她製作的冷飲還更為出色可口,可她卻很少到廚房來參與,把機會都留給了金蓮和小娥,她則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協助武修與鳳娘製作狀元系列酒的工作上。
這個時節,正是朝廷吏部考核官吏功過得失、擇優汰劣的關鍵時期。戶部左曹侍郎吳居厚由於在試行「攤丁入畝」時身體力行,成績卓著,被擢升為戶部尚書,同時還兼任丈量司副使,繼續抓「攤丁入畝」的事宜。許將則擢升為中書侍郎(副相)兼吏部尚書,其兵部尚書之位出乎意料的落在了孫路的身上。由於在對西夏的戰爭中,孫路出手果斷,敢於出兵,也立下了不錯的功勳,引起了趙煦的注意。在章淳和曾布狗咬狗爭奪不休時,趙煦不勝其煩,乾脆就從環慶路召回了孫路,直接提拔任命他為兵部尚書。表面老實巴交的張商英也成了人生大贏家,被擢升為尚書左丞(副相)兼工部尚書。開封府尹的肥缺,則落在了龍圖閣直學士蔣之奇的身上,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比較幹練,長於理財,為人還算正直。
孫路熟悉軍事,也是一個刺頭,提拔孫路,算是趙煦在章淳和曾布之間揳下了一根刺。章淳在其堂弟章楶加入朝廷中樞後勢大無比,趙煦也需要搞一些平衡才行,也算是給章淳敲一記警鐘,免得尾大不掉。自古以來,帝皇之術都是如此,皇帝最善於搞平衡與和稀泥。
所以,現在在大宋朝廷中,最高領導中樞的成員有十三人。其中設六個執政,首相是章淳,次相是曾布,副相則分別是安燾(兼門下侍郎)、許將、張商英和黃履(尚書右丞)四人;往下一級則是章楶、武植、吳居厚、林希、刑恕、安淳、孫路等人,武植算是朝中的第八號人物。
這日下值,武植正在書房中,一邊看書,一邊享用金蓮和小娥製作的酸梅冷飲,許將派家人上門投貼,邀請武植過府一敘。
待武植拿著兩瓶「狀元郎」酒來到許府後,許將興高采烈地將他迎入書房,待武植坐定,奉上好茶後,許將鄭重其事地從身上拿出一份文書,遞給武植。
武植雙手接過來,翻開一看,頓時樂壞了,這正是陽穀縣縣令潘偉的考核文書。
自從許將幫忙搞定蔡京和蔡卞兩兄弟後,武植就和他過從甚密了,武植時不時的,就提溜著「狀元郎」酒上門去拜訪他,探討人生,交流感情。五月初,武植就已經把陽穀縣縣令潘偉跟他的關係開門見山地跟許將坦白了一番,同時還請許將幫忙留意潘偉的考評情況。這不,吏部一收到潘偉的考評述職報告,許將就專門抽出來拿給武植過目。這樣子就很有違規的嫌疑了!
在潘偉的述職報告中,詳詳細細地記錄了潘偉兩年多以來所做的工作,樁樁件件都清清楚楚,而且都做的不錯,成績斐然。
武植認真看罷,好傢伙,潘偉的各項考核指標全是「優異」,而且許將已經在上面批示:「擬擢升為應天府宋城縣縣令!」宋城縣是南京應天府的赤縣,其縣令為正七品,相當於給潘偉連升三級!
「許老哥,連升三級啊?是不是升得太快了些?!」武植看罷,開起了玩笑。
「哪能呢?這都是公事公辦!」許將撫著鬍鬚,故作嚴肅地說道。他現在是朝廷的副相了,已經是朝廷的第四號人物,可在武植面前卻怎
麼也端不起威嚴來。
前段時間,武植找準機會,鄭重推薦許份擔任正七品的翰林院試講,並獲得趙煦首肯,透過吏部授命後,如今已經走馬上任了。算是連升兩級,而且還是一個讓人眼熱心動的職位,平時能經常接觸到皇帝,晉升的機會多多!
現在潘偉能連升三級,算是許將投桃報李了!雖然說「舉賢不避親」,但作為吏部的最高長官,要是親自提拔任用自己的子女,還是有點嫌疑和礙眼的。武植出手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消除了隱憂,許將還是心領神會的。
就這樣,潘偉也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兩年時間連升三級,也算是能力卓著步步高昇了。
在兩人賓主相宜的交談中,武植順勢把柳剛和柳直的情況跟許將提了一下,兩人密謀了一番,就把兩人給安排好了,決定在京城裡找兩個閒職給他們乾乾,比如城砦主簿、馬監主簿之類的,官不大,都是從九品,但勝在清閒,且還是京官。
七月初七,乞巧節,也是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朝廷休沐一天。京城裡紛紛舉行各種祈福、乞巧或祈禱姻緣的活動,善男信女們都紛紛出動,交相私會。武植雖然不信這個,但開國縣公府中眾人篤信,他也只能入鄉隨俗,由著府中眾人去折騰,怎麼高興就怎麼來。
七月初七過後,在一次早朝中,趙煦突然提出要親自檢閱華夏軍新軍,要求武植用三天的時間進行準備,三天後檢閱華夏軍。
武植領旨後回到華夏軍大營,把官家的旨意跟大夥一說,眾人都興奮和緊張起來。至於如何應對皇帝的檢閱,武植早就成竹在胸。
透過參謀部傳達,武植召集了營以上的正副職開會。在會上,武植就官家檢閱新軍的準備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要求全軍搞好華夏軍全大營的衛生工作,來個大掃除,武器裝備也要擦拭好;二是要求全軍官兵搞好個人的衛生和形象,衣服、鞋帽都要漿洗乾淨待用,頭髮該整理的要整理,鬍鬚該剃的要剃,儘量做到整潔;三是要求全軍先來個操練預演,安排好佇列,佈置好旌旗,並擬定檢閱時要喊的口號。
具體準備工作則由燕勝和李廷玉會同參謀部眾人員一起去實施,把任務分解到各個班級裡去,要求每個官兵都要參與。武植也時不時地到各個營部連隊去轉一轉,操練預演時他從頭到尾都跟著。
轉眼間三天過去,辰時正刻(即上午八時),趙煦坐著輦車,領著眾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城外東北水門附近的華夏軍大營。武植領著燕勝、李廷玉、林沖、王進、馮坤、郭成、曾寬等人列好隊,身著綠色軍裝,戴著軍帽,在大營門口把趙煦和眾文武百官迎進了華夏軍大營。
趙煦和眾文武百官看到武植與眾將官身上的新式軍裝,不禁為之眼前一亮,訝異不已。
「武小友,你們這軍裝不錯啊!」章楶拉著武植的手,由衷的驚歎,他是老帥,很是識貨。武植笑了笑,能不錯嗎?這可是花了他十二萬八千多貫錢定製的!
待眾人踏進營門,只見大營裡旌旗獵獵,營舍前後乾乾淨淨,到處一派嶄新氣象。
當趙煦和眾文武百官跟著武植等人來到新軍大操練廣場邊時,頓時驚住了,眼前的一幕讓眾人目瞪口呆。只見那:一人高的檢閱臺前,一杆高大聳立的軍旗迎風飄揚,軍旗上「華夏軍」三個字甚為醒目。寬大的操場上,「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的軍旗依次排開,後面依序按旅、團、營、連、排、班的序列排好了隊伍,每個佇列前都佇立著各自的旗幟,旗幟分明。除了武植、燕勝和李廷玉之外,林沖、王進、馮坤、郭成、曾寬等人都迅速回到了各自的隊伍前站好。整齊劃一的佇列,一色的青綠軍裝鞋帽,手中明晃晃的大刀長矛,加上眾官兵挺拔的身姿,昂揚的氣勢,匯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