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六十四章 新式足球運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四章 新式足球運動 (1 / 2)

蹴鞠,即後世俗稱的足球,在大宋朝境內很是流行,踢蹴鞠成為了一種時尚,人人以能踢上蹴鞠為榮,街頭巷尾,時不時的就會看到一些孩童在玩,大人們興之所至時也會來上那麼一兩腳,王公貴族們更是以踢蹴鞠為最大的娛樂專案。每到年節,京城裡都會舉辦一些蹴鞠比賽,娛樂大眾。

而端王趙佶,則是其中最大的擁躉!趙佶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玩蹴鞠上,更是痴迷。在端王府中,趙佶養尊處優,就自己組建了個端王齊雲社,搞了個端王府蹴鞠隊,每日裡,他除了寫寫詩詞、作作畫、騎個馬、射個箭之外,很多時間都花在蹴鞠場上,盡情地跟蹴鞠隊員們玩蹴鞠,據說水平還不錯,就不知道是不是府中下人們故意讓他的。據探子傳過來的訊息,蘇軾的小書童高俅已經透過蹴鞠搭上了趙佶,成為了趙佶的一名高階玩伴。

在後世裡,武植本身就是一個足球愛好者,在上學時都很喜歡踢足球。所以他在來京城的第一年裡,在過年時曾經帶著小娥看過一次蹴鞠比賽,場面很大,觀眾很熱情,人也很多,人山人海的,蔚為壯觀。可場上隊員們踢蹴鞠的水平和場景,就讓武植不敢恭維了。

當時場上玩蹴鞠的場景,跟武植在後世裡電視電影上看到的場景差不多,寬大的場地中間樹立著一個球門,比賽雙方就在球門兩邊比賽,各自為戰,雙方隊員也沒有身體接觸,當一方經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動作表演後,再由場上隊長一腳把蹴鞠踢向球門上的門洞,踢進門洞得一分,接著比賽就輪到下一隊進行,如此迴圈,直到三個回合後比賽結束,得分高者獲勝。

武植看得興致索然,這都哪跟哪呀?這不就是純粹的蹴鞠表演嗎?唐朝時盛行的馬式蹴鞠到哪去了?

這種將近三十人的比賽看似熱鬧,眾人在場上也盡情地賣弄自己的腳法技藝,還時不時地博得場邊觀眾們的陣陣歡呼喝彩聲,這讓武植很是無奈。在他的眼中,這些人花花架子太多,單人表演還行,但沒有肢體碰撞沒有人員對抗的蹴鞠比賽,在武植的眼中幾乎目不忍睹。

從那時起,武植就萌生了要發展新式足球(蹴鞠)運動的想法,可惜以前他還沒有那個經濟實力,無從辦起。現在,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壯大,他已經有了那個經濟實力,創辦新式足球運動的想法又一次湧上了他的心頭。武植決定好好籌劃一番,看看該如何把新式足球運動推廣開來。

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規劃後,武植花了一萬多貫錢,在汴梁城外城靠近東小門南汴河邊購置了一塊佔地四十多畝的荒地,並花費重金,請來工匠們把場地整平,在場地正中央修建了一個標準化的足球場,長一百零五米,寬六十八米,,外圍還有四百米的跑道。足球場上種上矮草,劃分好邊線、中線、大小禁區、球門區等區域,立上長七點三米高二點四四米的木框作為球門,並在球門後面綁上漁網作為門網。周圍的看臺用青磚搭建,前低後高成臺階式,可以就地落座,看臺圍成一個橢圓形。為遮陽擋雨,武植還特意在看臺上搭建了頂棚,這樣觀眾們在觀看球賽時就可以免了被陽光暴曬被雨水淋溼之苦。看臺後面,武植用青磚把整個球場圍了起來,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球館。並設立了賣票處、檢票處,觀看比賽是要收費的。此球館就命名為“萬達足球館”!

更為人性化的是,武植在球館四周修建了四個公共廁所,他修建的不是大宋朝當時的茅廁,而是後世樣式的公廁!武植自己設計圖紙,先找人挖了一個大大的化糞池,用青磚分隔好,裝上他從吳家彩瓷燒坊定製的陶管,分別引入到大小便處,然後蓋上厚厚的木板,覆上一層土隔絕氣味,掏糞口則放置在牆外,地上部分則用青磚搭建成房屋,地面鋪上青磚,用糯米砂漿勾縫。其小便處是槽溝式的,前高後低,前端懸掛著一個水箱,當裝滿從水車引送過來的水時,它就會自動傾倒把水傾瀉下來,從而把尿液給沖走,既方便又衛生!而大便處則用青磚一格一格的隔開成獨立的單間,蹲便處裝上的是武植從吳家彩瓷燒坊定製的簡易蹲便器,表面施釉光滑,底部留個三寸左右的孔,後面連著的也是定製的存水彎陶管,通入化糞池,存水彎能夠隔絕來自化糞池的惡臭味,作用很大。每個小間都配備有一個水桶一把瓢子,便於如廁之人沖水和洗手,所接之水也是來自水車。至於如廁用紙,武植打算在觀眾檢票入場時每人發給幾張草紙,解決擦拭問題的同時還可以避免堵塞管道的問題,一舉兩得。武植對於這樣設計的公廁,還是頗為滿意的。

為了解決公廁用水的難題,武植才特意把場館選在河邊,目的就是為了取水方便,同時到時如果化糞池滿溢達到警戒線時還可以偷偷地從陶管中流入南汴河中,起到排洩的作用。這個是武植不能讓人知道的私心了,雖然當時的人們還沒有環保意識,但武植還是覺得心有愧疚。

場館搞好後,球隊就可以組建了。武植先註冊成立了一個名叫“萬達足球社”的足球社團,接著他又花了一筆錢,在球館旁邊購置了一塊地,起了很多房子,作為萬達足球社的運營基地,集辦公與住宿為一體。

等房子起好後,萬達足球社的牌子就正式掛上了。球館也掛上了“萬達足球館”的牌匾。武植馬上在求是週報上發文招募二十六個球員和兩個教練外加五個裁判,待遇從優。

數日後,根據求是週報上的招募資訊前來應聘的人絡繹不絕,武植親自面試,從中挑選出二十六個比較有靈性、身體素質也不錯、而且還比較年輕的球員來,組成甲隊和乙隊,並挑選出兩個球技好而且比較老成會識文寫字的高森和蒙成分別擔任兩個隊的教練,也從中選出了五個他看得順眼的裁判來。他規定每個球員和裁判的月薪為十二貫錢,每個教練的月薪為二十貫錢,以後每場正式比賽還會根據成績給予一定的獎勵。足球社統一安排食宿,並且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單間。這樣的待遇,讓眾球員、教練和裁判們欣喜若狂。

當眾球員、教練和裁判跟著武植來到球館,看到新式的球場時,都不禁愣住了,這樣的球場,他們是真的沒有見到過。這球該怎麼個踢法?教練、裁判和眾球員們心裡都沒有譜。

待武植親自上場示範過後,眾人才恍然大悟,但還是迷惑不解,這樣長途奔襲放飛自我的蹴鞠踢法,他們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心中很是好奇。

見到眾人疑惑,武植只好把這種新式足球的踢法跟大夥宣講了一遍,並把事先寫好的比賽規則交給兩位教練和五位裁判一起去參詳,讓甲乙兩隊各自組隊,每隊十一個人,當著他的面踢了一場。那場面猶如趕鴨子上架,亂哄哄地不成章法,簡直慘不忍睹。

武植看罷,只能無奈地搖搖頭。沒有辦法,唯有照此多練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