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主持人的舊事重提,季東來並未過多強調。
當下的一元智造光是憑藉晶片一個事業部,已經能夠完成營收了。感謝老外的封鎖,現在包括中國前五家智慧裝備製造商,一元智造的晶片排產是滿的。
全天候的產量,疊加現在國外的部分訂單,季東來幾乎不擔憂企業的生存了。
“季總,晶片是不是特別難?我們一直聽到一個詞,叫做卡脖子!”
面對季東來的說法,主持人那邊不知道該往下說什麼了,因為都太專業了。
尤其涉及到人才,季東來一個公司培養那麼多,那就是一個造血機器,多說一個字,主持人都擔心被這些人給壓到桌子下面去。
“我這麼說吧,國內第一顆自制晶片做的筆記本,90奈米制程工藝,2007年第一臺機器,我用過,當年反應速度都比不上我們的山寨機!”
“不是批評我們國家的前輩,是一種致敬!正是有了他們的嘗試,我們才知道自己國家的人是可以造出來晶片的,剩下的我們才開始改進!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都是站在祖先巨人的肩膀上的。”
“當下英特爾在我們國家晶片基地製造的最高階晶片是18奈米,我們已經到了5nm而且量產了。在西方工業社會的潛規則,晶片和高階製造領域一定要讓中國和他們有兩代的代差,我們用17年時間,把這兩袋代差磨沒了。”
“期間我們有很多老先生都故去了,這中間投入的努力和物資是沒法估量的。而且不知道大家心中有沒有概念,改變晶片製程工藝的第一人是華人科學家胡正明教授。”
“第二人就在我們一元智造晶片事業部,名字我暫時保密!我們做出了晶片印表機,直接挑戰了全世界的光刻機,這個工藝現在只有中國人掌握了。”
“而且我們把晶片基材從單純的矽晶切換到了玻璃,雖然同樣是矽材料,價格降低到了四分之一!所以大家不需要特別在意或者神話歐美的某些工業科技,只要給足夠我們時間,中國人是能夠趕上甚至超越的,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方法和信心!”
想到馮春寶這些年的努力,季東來賣了個關子。
這些年包括馮春寶,齊加,範中寶這些頂級科學家,何止該被記住名字?
現在還不是時候,真的培養出了足夠多的人才後,這些人進入教科書都是可以的。
尤其齊加,對方利用聲學知識,結合邵詠齊的光學知識結合起來,在整個晶片印表機和微晶金屬鍍膜方面,實現了世界級的突破。
以往一元手機使用的鏡頭都是從奧利巴斯進口的或者日本的幾個頂級光學工廠購買,現在不需要了。
微晶鍍膜技術中國人自己突破了,利用自研裝置成功的完成了整個行業的超越。
“嘩嘩……”
經久不衰的掌聲,現場不需要領掌,這是這個主持人採訪了這麼多年,第一次見到觀眾們自發鼓掌,需要導播那邊不斷的提醒觀眾們不要鼓掌的時候。
一個掌聲持續了三分鐘,電視機前的觀眾也為之動容。
太提氣了,晶片製程工藝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