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總,你們的硫化機都是自己弄得嘞?」
望著八百噸橡膠硫化機,吳俊微微驚訝。
這臺裝置上面的模具是三層,每一次出上百條膠條,注射點是兩側八個,不帶水道,成型的過程中上下翻轉一下模具位置。
巧妙的工藝設定,模具上面的用心,再加上那超高的成品率,吳俊非常欣賞。
「全都是我們自己做的,五十噸的那種小型橡膠硫化機我們是初期採用過一段時間,但是那玩意越來越難以滿足我們的生產要求,於是我們裝置車間開始自己做。」
「橡膠裝置方面,咱們具備設計,生產製造,升級全方位的能力。橡膠連續蜜煉機是我們最後突破的裝置,但是絕對不是最終點。過幾年我們還會攻克更多的同行業裝置,吳總想要做一些這個裝置?」
望著吳俊的眼神,季東來知道對方心動了。
自己的裝置很多都是根據現場的應用做出來的,和外面那些制式的裝置不同,使用者只能機械的運用機器。
季東來面前的硫化機能夠自動出模分模,自動注塑。
八百噸的橡膠硫化機,模具一米二乘以兩米三四,上模具是叉車放在指定位置,接下來全部是機器自主,操作工只需要對正螺栓孔擰螺栓。
模具定位後,機器自動檢測是否對正,自動找正模具下半模位置,電動壓板自動鎖死。
吃料口是連續蜜煉機那邊直接下來的半成品膠料,操作者只需要把膠條送到吃料口,送料螺桿就可以自動吃進去。
膠料都是整卷存在,機臺每次堆放五卷,到點搬運工會把膠料按照機臺的要求送達,如果工人沒有送達,機臺操作工直接可以按崔料開關,超過三次,搬運工直接扣除滿勤獎。
別看是八百多噸的大型裝置,一個工人看三臺機,產量多大,成本多低不言而喻,吳俊看的都眼饞。
更讓吳俊十分詫異的是,這麼大的裝置,季東來還能在上面加上真空罩,在某些產品的加工過程中可以抽真空,避免產品產生膠燒,氣燒,大大的提升了產品的成型率。
「季總,實話和你說,我想上你們這樣的全套生產線,從煉膠到硫化車間我都要。你們全部工藝都輸出麼?如果輸出今天我們就可以下單,原本我們以為李明那邊已經做的不錯了,沒想到李明的師弟做的更好,厲害。」
與前兩撥的考察人員不同,吳俊在成型車間看了足有一個小時,從細枝末節到高大上的機械裝置,尤其季東來改造的那些立式注射機。
這玩意做夾鐵件太好了,還有很多季東來工廠做的小工裝,一次性上料,避免了膠料的先熟後熟,膠粘劑的飛料。
生產線佈局,流程,甚至車間的各種設施排布,吳俊都看的很仔細,結論只有一個,自己的車間得改造,而且得大改。
「吳總,這個我們真沒想過,不過麼……可以談!畢竟我們也賣裝置,這東西不是什麼秘密東西,只要吳總的價格合理,咱們都可以拿到桌面上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