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梟> 第七十四章 火器國產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四章 火器國產化 (2 / 2)

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在這靈山各處衙門走通關係,他們與那曉事的守備,總是一場同僚,適當的時候,給王家說說好話還是能做的,就算是不說好話,也不至於落井下石。至於請知州同知或者通判大人,去壓這個守備,他是想都不想的,現在大明武將的跋扈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若是軍國大事,這些武夫沒準還能聽從這些文官的,自家的這點事情,還是不要自取其辱的好。

這四處奔走,又是送銀子,又是陪笑臉,王雲卻是有點心力交瘁的感覺了,越是如此,對於惹出這場禍端來的那伍家婦人,越是痛恨無比,也虧得餘風事先做了安排,要不然,就在這城中,恐怕王雲都有將伍勝男抓來弄死的心思。

伍勝男現在在做什麼呢?

餘風當然不會將他老是藏在巡檢司衙門內,官家衙門,收藏一個婦人們,還是毫無瓜葛名分的那種,傳出去,總是很難聽。第二天,餘風就派人,將這伍勝男送回了趙家莊,當然,對外來說,則是買來做自己夫人身邊的使喚人兒的說話。

伍勝男倒是很配合,她又不傻,自然是看得出,餘風的這些舉動都是為了保護她的。原本安置在薛家島,是更好的選擇,但是餘風想到薛家島人多嘴雜,萬一被王家的人混了進去,為難她這麼一個弱女子的話,這伍勝男可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想來想去,也就只有自己莊子裡最安全了。往來進出的都是熟面孔不說,這護衛的力量也是絕無問題,雖然可能有點惹人詬病,但是為了安全,還是直接把人拉到自己莊子裡了,反正也不在在乎多這麼一張吃飯的嘴。

眼下餘風每天除了在巡檢司衙門轉一轉,整天就窩在城外的軍營裡,期間吳廷也曾將將王家的人像和他見一面的要求轉達了下,但是卻被他毫不留情的拒絕了。他告訴吳廷,這王家要做什麼買賣,給你送多少錢,你照收就是,但是,除此之外,求你做點別的,就不要想了,咱一碼是一碼,反正他諒這王家也不敢把話挑明瞭說。

莊園裡劉生敏的火器製作,在維克拉斯的建議後,餘風已經停了下來,轉而開始打造修理普通的兵器了,餘風眼下陡然招了這麼多的兵丁,完全靠他們這五六十人的作坊做出兵器來,倒也不太可能,不過餘風自己有計較,這自己作坊裡作也要做,總不能養著這麼多人幹吃飯,不過,這兵器的大宗來源,恐怕還是要靠買了,指望都指揮司撥下來糧草軍械,不知道要到哪年那月,自己可是耽誤不起。

這要買賣軍械,當然是找武庫了。濟寧有武庫,濟南也有武庫,餘風對於如何在武庫中買出大量的軍械的章程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也明白,只要自己白花花的銀子拿出去,又是朝廷武官的身份,買些器械回來,還是容易的,不過,他沒打算在這山東買,他把眼光放在了天津三衛。

天津從明成祖朱棣設立衛所的以來,已經過去了百年以上,天津也有自己的海軍水師和商埠,軍戶匠戶計程車兵還有軍屬,加上因為討生活遷居而來的民眾們,這裡已經成了北方數得著的繁華大邑。而且這裡已經不光是三衛的一萬多名人馬,還有火器製造場,兵器匠戶各個官辦的衙門。這一點,才是餘風最看重的。

天津不但有武庫,更有大量時刻在為這明武庫添磚加瓦的官造所,火器場,即便是說天津衛是這大明北方的一個軍工基地也未嘗不可。在明朝,無數流往九邊的武器,鎧甲,火銃甚至火炮,就是從這裡生產出來的。餘風像改良自己的火銃,提高自己的軍工水平,那麼,就需要大量的熟練的有著足夠製作經驗的匠人,這些人,天津是不缺的。

而且,天津距離山東,實在是說不得遠,比起泉州,澳門等大埠,這裡實在是佔了太多的地理優勢。所以,餘風一知道這天津,有可能有他需要的一切,立刻就放棄了派人去南邊找西洋工匠的打算了,他清楚的記得,大明的火器水平,即便是和現在的西方相比,相差也不會太遠,無非是一個用心做還是不用心做的問題罷了。

實際上,餘風的想法真的沒有錯,他不知道的歷史中,有過這樣的一些記載:嘉靖初年,一次海上遭遇戰中,海道副使汪鋐擊敗了自己的敵人——葡萄牙船隊,戰後,他來到對方譭棄的戰船上,發現了一批從未見過的火器,經過演示,他發現這玩意威力很大,值得推廣,於是他決定,將此物上交中央,並建議仿照。而汪鋐所繳獲的這批佛朗機(即船炮),是當時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火炮,朝廷十分重視,立刻派人進行研究。

要知道,中國人一向善於研究,但凡世界上弄出個新東西,甭管是不是自己研製的,拿過來研究研究,幾天就能造個差不多的出來,仿製且不說,往往質量比原件還要好。到嘉靖二十六(1547)年,明代佛朗機成功仿製成功,比如明軍裝備的大樣佛郎機,全長僅兩米,有準星供瞄準,炮身可左右旋轉。具有極強大的殺傷力。還有小佛郎機,全長僅九十厘米,炮身附有鋼環,可供隨身攜帶,打仗的時候一個人就能揣著走,到地方把炮筒往地上一架,瞄準了就能打,簡直就是一標準的擲彈筒。

除了這些步兵炮外,明朝還發明瞭騎兵炮——馬上佛郎機,這種火炮的尺寸比小佛郎機更小,僅七十厘米長,可隨騎兵在快速移動中發炮,具有很強的威懾力。

這還是嘉靖年間的事情,大明的工匠造出來的這些火器,就已經如此的多姿多彩了,要到如今,工匠們做出來的東西,只要用心做,總不會低於那水平吧,不是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