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零章攔路猛虎發展瓶頸
“你是說,沒人能吃下我帶來的這些貨?”吳嫣然很是懷疑小倉的這話的真實‘性’,商路受阻是事實,但是,滯銷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在她考慮的問題當中,可是從來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在她想來,她的這些貨物,既是貨物,又是貨款,怎麼存在滯銷這回事情。
在新城的經濟體系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的前提來,大批的銅錢湧向市場,這可未必是什麼好事情,在這朝鮮一隅,可不比在大明,有著無數的渠道、無數的群體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著這些銅錢,沒有限制的允許這些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的銅錢到新城的控制區域流通,其唯一引起的後果,就是通貨膨脹。
吳嫣然也許不懂得什麼叫宏觀經濟,什麼叫微觀經濟,但是,有一點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百姓手中的錢一旦增多,那麼這錢的價值相應的就會降低,購買力的降低,作為流通的貨幣來說,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她甚至相信,在百姓發現這些銅錢作為流通貨幣的價值,還比不上他本身的價值的時候,新城辛苦鑄造出來的銅錢,會被百姓們‘私’下收起起來拿去回爐,再製成銅器販賣。
實際上,在她瞭解到的事情中,在嘉靖朝,嘉靖皇帝曾經一度改變銅錢的鑄造比例,將原來的四銅六鉛,變換成四鉛六銅,在民間立刻就出現了大肆兌換銅錢之後鍊銅的風‘潮’,而銅錢和白銀之間的兌換比,一度上升到一比四百,甚至五百,錢變錢的買賣無疑是最讓人瘋狂的,這和後世的金融‘交’易沒有多大的區別。
銅錢幾乎立刻大踏步的就退出了流通領域,在民間,百姓們似乎一夜之間又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年代,這對於商賈而言,無疑是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尤其是那些進行實際貨物的買賣的商人來說更是如此。
“是的,夫人!”小倉小心翼翼的回答道,他已經觀察到了,這位夫人身邊的從人們是怎麼稱呼她的,於是他很是乖巧的也改變了稱呼,也這樣稱呼吳嫣然。
“怎麼會呢?”吳嫣然大奇:“這些貨無論是到你們扶桑,還是大明,甚至就是在這朝鮮國,應該一轉手就是豐厚的銀錢,這樣的買賣怎麼沒人會做!?”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啊!”小倉苦笑道:“這裡是釜山,不是扶桑,也不是大明,若是夫人能直接送貨物到扶桑大明,我估計沒人會拒絕,在這裡的話,夫人只怕只有找朝鮮國的商人最為合適了,但是,這些朝鮮國的商人,未必出得起夫人想要的價錢。”
“什麼原因,你給我自己說說!”吳嫣然有些糊塗了,既然是有錢賺,又有人願意幹,自己帶來的貨物怎麼會沒人接手?
“因為在朝鮮買賣這些貨物,不需要走海路。我們的幕府大將軍的命令,這兩個月來,估計這這一片魂飯吃的人都知道了,大家的貨物運不進去,同樣,咱們扶桑的金銀也運不出來,這些貨物雖然到手就是金銀,但是,也得冒著天大的風險啊,別說到了扶桑會不會被充公,就算到扶桑的這一條海路也不好走啊,五湖四海的好漢們近來都少了生計,大家都盯著這條海路呢?”
“至於去大明,恕小人冒昧,夫人的這些貨物,若是能名正言順的去大明,恐怕也不會到這釜山來吧!”
“若是不走長崎,還有沒有別的地方那個可以到扶桑?”吳嫣然也不是不知道變通的人,她就不信,只要她的船到了扶桑,還找不到買家,“比如,某個不受幕府控制的‘私’港!?”
“已在海外者不得歸國,偷渡者死!”小倉笑容看起來有些黯然,“即使是夫人找到了‘私’港,甚至能直接和博多商人們搭上線,也不會有人敢和夫人‘交’易的!”
儘管小倉否定了吳嫣然的企圖,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沒有建設‘性’的意見,至少,吳嫣然在他的口中得知,在長崎,除了大明人,還有另外的一種人可以享受到貿易的特權,那就是荷蘭人。教習營計程車兵們中,就有一些荷蘭人,若是將這些人挑挑揀揀,組成一支船隊,去長崎的話,絕對不會受到扶桑幕府的阻撓的。
問題是,在鄭家獨自壟斷的長崎,得不到鄭家的認可,這些船隊只會被鄭家的船隊當做是海盜,絕對不可能在鄭家的眼皮子地下進進出出,鄭家也絕對不會分一杯羹給從來都不熟悉的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的新的競爭對手,新城的船隊固定是拿不到貿易權的。
而這樣的話,吳嫣然想找到一個可以長期穩定可為他們提供貨源的合作物件,幾乎就完全不可能,新城不是那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流寇,這一點,她和餘風的觀點都是一致的,現在,他們需要的是持續不斷的發展,就必須將富餘的銅錢,換成黃金白銀來進行流通,換成可以利用得上的財富,加強新城的實力。
送走了小倉,龍薪酬走了進來,見到有些出神的吳嫣然,他不敢打攪,就靜靜的站在一邊。在吳嫣然問計小倉的時候,他去了一趟在釜山的四海商行。商行裡就一個總行派出的活計,和新城民事衙‘門’商事司派出的一個人手,再就是幾個僱傭的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