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遭遇這種戰術的愷撒人不知所措,除了不斷地增加援軍之外,就再也沒有好辦法了。
當方向鳴感受到愷撒人逐漸增強的兵力已經對他的隊伍構成了足夠的威脅之時,就下令結束了掠奪行為,回軍臥龍城,等待決戰的時刻到來。
除了這些軍事方面的行動之外,蔣孔明還提出了一些其它方面的長遠計劃。
那就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而想要達到這個目的,自然是需要他這位無所不曉的蔣大軍師來親自指點了。
蔣孔明召集了一群多年務農,在村中享譽盛名的田家好手,設宴款待,席上對他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問眾位,如何才能使得麥子產量翻倍?”
眾人面面相覷,皆是不敢回答。
蔣孔明笑曰:“將谷作物雜交可也。”
其時,已是酒過三巡,有位喝醉了酒的人忍不住反駁道:“難道雜種會比純種好麼?”
眾人盡皆失色,無不捏了一把冷汗,怕蔣孔明一時生氣,將其斬於刀下,那可就成了一個枉死鬼了。
誰知,蔣孔明並不在意,而是下令在城東開闢了二塊條件相差不多的田地。
讓此人負責其中一塊,而他則指揮一部分人負責另外一塊。數年之後,蔣孔明所種出的雜交小麥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遠勝此人。最終,眾農戶心服口服,接受了他所教授的新式耕種法。
不過,這個措施並非短期內可以見效,沒有幾年的功夫,也休想有所成績。若非蔣孔明位高權重,換了他人,也未必能夠堅持的下來。
除此之外,蔣孔明託三大世家在京師尋找那些遠洋而來的波斯商人。在與他們交易白酒的同時,許以重利,要他們到另外一塊大陸上搜尋一種極易生長的農作物。
數月後,方家回話,有個波斯商人見過他所說的那種農作物,不過,那是在一個極其遙遠的地方,那塊大陸的統治者是一個自稱螞蟻的民族。雖然在重利的引誘下,那個商人答應了前去,但是,這一來一去,天知道要多少時間。
蔣孔明聽後,罕見地張大嘴巴,半響合不攏,口中喃喃自語:“螞蟻?怎麼會有這樣的民族?不會是奇蹟般消失的瑪雅民族吧……”
對這件事,許海風並不抱任何希望,在茫茫大海之上,不知道蘊藏了多少危險,想要來回二條大陸,又豈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況且,現在大戰一觸即發,就算他們回來了,也肯定是這次戰役之後的事情了。
除了錢糧之外,還有各種礦物質也是必須的軍需品。
由蔣孔明設計的兵器鎧甲圖,蘇家巧匠們率領的工兵隊伍日夜趕工。
蔣大軍師嫌棄他們速度太慢,於是將流水作業的道理和過程引入工兵隊。
彷彿一日之間,工兵隊就煥發了無窮活力,嶄新的全身式鎧甲源源不斷地從流水線上生產出來,除了人甲之外還有設計新穎的馬甲。
蘇春偉曾經提過異議,雖然這些鎧甲的總量相比於愷撒人的重甲來說是輕了許多,但是加上馬甲的份量絕對不輕,所組成的重灌騎兵由於人數太少,未必就是愷撒人的對手,不如放棄重騎兵,全力打造一隻不遜色於匈奴金狼軍的輕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