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四天之後,他就因為感染風邪,死在了奈良若草山的山林之間。
而在他死的時候,他手下的一千多武士,數千民壯,只剩了不到千人。
隨後,這數百人有些被其他大名和將軍收攏,大部分卻逃的更遠,不願再面對兇狠的明人。
而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一座高達二十米的巨型京觀被建成於澱川河畔。這座京觀,光是人頭就用了五千有餘,數月之內,腐臭味都沒有消散。
沒有被運出大阪的大量物資,原本被南波收進了內城,想要成為抵抗明軍的物資。
他原本以為這場大火會將一切化為烏有,但是小雨和城牆阻擋了火勢,讓大明獲得了無數的物資。
這裡是整個東瀛的物資集散中心,在被明兵封鎖了海域之後,只有小部分物資從陸路運了出去。
最後,便宜了明人。
大阪不僅是東瀛的物資集散中心,同時也是京都的門戶。因為富足,也有著東瀛最強大的武士集團,誰也沒有想到,這座城市僅僅兩天,就被完全燒燬。
這種結局也讓無數的將軍和大名為之膽寒,他們不知道用什麼方式,才能對抗明人的火器。
火銃他們也有,但是製造艱難,一個熟練的鐵匠也要用三五日的時間,才能打造出一根槍管,而且還容易炸膛。
他們不知道的是,東瀛出產的鋼鐵含碳量較高,那種倭刀需要千錘百煉,槍管想要堅固,同樣需要除碳。
整個東瀛都陷入了一種無力感,因為他們根本沒有任何辦法來對付大明的火器。
足利義持這個時候感到了後悔,後悔沒有繼續走自己父親的老路,與大明合作。
不過他也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他的父親最後想要他的弟弟足利義嗣繼承將軍的位置,他就只能籠絡與他父親對立的一幫人來鞏固權力。
而這些人,他們大部分都是與大明作對的。
足利義教逃回京都的時候,愕然發現,原本安靜祥和的京都,竟然在明人還沒有打過來的時候,就已經亂了起來。
就在大明艦隊出現在大阪海域的這一天,在八十里外的京都,北山院日野康子以親子足利義嗣的名義,聯合足利滿隆掀起了反對自己繼子同時也是妹夫足利義持的戰爭。
足利家族與日野家族的淵源頗深,甚至可以說得上是一堆糊塗賬。
只說如今的兩代人,足利義滿先娶了姑姑日野業子,後娶了本來要成為天皇妃子的侄女日野康子。
而日野康子沒有嫁給後小松天皇,嫁給了父親足利義滿,她的妹妹日野榮子卻又嫁給了兒子足利義持。
所以日野康子跟足利義持既是母子,也是妹夫,她的兒子足利義嗣是足利義持的弟弟,又是長輩。
日野康子野心勃勃,一直不甘心庶子足利義持繼承將軍位,在得到大明的支援後,約定好了在五月四月三十這一天,同時開戰。
足利義持這個時候是極為惱火的,大明的封鎖讓東瀛這個島國海船不敢出港,也就造成了運輸的艱難。
東瀛多山,透過陸路運輸,成本那就太高了。
他囤積了大軍在長崎一帶,可是沒有想到,大明艦隊竟然沒有去長崎,直接攻擊了大阪。
而日野康子和叔叔足利滿隆的造反,更是讓京都的運轉都幾乎陷入了停頓。
京都雖然是仿照唐代長安所建,也是東瀛最大的城市,但是能被允許居住在此的都是貴族和富商,所以人口僅僅十萬有餘。
進入室町幕府時代,這裡又成為了東瀛的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