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指揮官趙永亮因此戰一舉成名,並且直接封伯。這一戰的過程也被幾乎的所有火器營認真研究過,並且學習了其中的先進經驗。
時隔半年,現在的將士手中拿著比半年前更先進的火槍,射速更快,人數更多,他們都有信心面對更多的敵人。
但是,大明艦隊的登陸並不是一帆風順,見到大明艦隊靠岸,從廢墟中就衝出了無數的東瀛武士,還有更多的平民。
他們手舉長刀短刀,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也為了報仇,奮不顧身地衝向了登陸的大明將士們。
去年以來,戰爭的模式已經改變,他們的攻擊還沒有到近前,就已經被還留在船上的大明將士們用火槍堵住。
人員密集的東瀛人們原想憑藉著人數的優勢給大明人一個下馬威,但是他們根本衝不過散彈組成的槍林彈雨。
在這些將士的掩護下,其他的大明將士甚至根本沒有面對任何的壓力,就在碼頭上組成了前面盾牌軍,後面火槍手的攻擊陣勢。
當他們站穩了腳跟,隨著鼓點的節奏,他們開始了一步步的向前推進。
面對這麼長距離的攻擊,東瀛人根本沒有任何的抵抗手段,他們衝上來的人越多,倒下的人也就越多。
這種冷兵器與熱兵器的衝撞,武器之間的差距,讓東瀛的人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他們只能以更快的速度退了回去,同僚們的慘叫,讓所有人都失去了與敵人拼命的勇氣。
在大阪府天王寺的矮山上,駐紮在此地的南波將軍已經完全失去了主張,雖然這次的大戰會讓他變的一無所有,但是這個時候他也沒有了想要跟大明軍隊拼命的決心。
在他身旁的是一個年輕的將軍,這位是如今的幕府四代將軍足利義持的同胞弟弟足利義教,今年才二十出頭的他原本以為憑藉著東瀛人的團結,能讓大明人灰頭灰臉地無功而返。
但是,這樣的戰爭他根本看不懂了。
勇氣和武力不再成為決定性的力量,可是如果沒有了這些,東瀛的武士階層憑什麼還能凌駕於平民之上!
這一切的變化,不僅僅是戰爭的輸贏,更是為整個東瀛都挖開了被埋葬的墳墓。
這個時候,他已經知道,自己的哥哥做錯了,他不該為了籠絡激進勢力,去冒犯大明這個兇猛的雄獅。
以前跟大明戰鬥他們還能佔一些便宜,但是現在,他們只能被動挨打。
在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東瀛應該做的就是臥薪嚐膽,學習大明的經驗。
可是,一切似乎都晚了。
(本書絕對不會太監,我知道這段時間更新不力,待回家之後,一定加更補回來。)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