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 (3 / 5)

現在變成佃戶的,大部分都是因為患病,才被迫賣地的。

另外,因為如今的大明大力發展工業和商業,做工比種地掙錢更多,所以一些會一點手藝的百姓,也會把地賣了,然後搬到城裡住。

男人只要有穩定的工作,女人再隨便做點事,來錢比種地還多。

當然,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也怪朱瞻基,因為他從南洋大量運回糧食,導致了糧價一直很低,所以百姓種地的積極性也就不高了。

但是這也是必須面對的困難,總不能看著受災地區的人餓死,總不能看著因為種地的收入高,官員,舉人們一個個就開始侵佔土地。

所以,打壓糧價,對目前的大明來說,讓百姓的日子不算好過,但是能維持更長時間的穩定。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項政策都是需要隨時調整的。當低糧價影響穩定的時候,提高糧食價格更好的時候,朱瞻基也會毫不猶豫地採取糧食保護收購價。

現在,面對山東等地出現的問題,朱瞻基有了抑制不住的殺氣。

官員上下勾結侵佔應該發給百姓的糧食,這是會引發民亂的大事。

而官員們陽奉陰違,曲解朝廷的政策,也是會耽誤他的眾多計劃。

朱瞻基還想著讓漢人們一直向西,去佔領烏拉爾山,把未來的俄羅斯限制在歐洲。但是按照現在的速度,一百年恐怕都達不到朱瞻基的目的。

這些計劃他當然沒有必要跟林三他們說,但是不代表他現在就不能利用林三他們的力量。

他不知道唐賽兒這個時候有沒有得到白蓮教的傳承,這股力量對許多統治者來說,是禍亂根源,但是朱瞻基來說,卻敢放心利用。

因為白蓮教源自於佛教,在幾百年的發展歷史中,又受到儒教和道教的影響,形成了一股特殊的泛信仰群體。

這就好比一個面具,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往自己的臉上戴。

但是,這個教派的核心還是儒釋道的那一套,是維護漢人文化傳統的教派。

所以他們雖然在內陸地區能形成禍亂,但是如果用他們來開疆拓土,他們絕對不會把那裡變成化外之國。

他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國,這一點是誰也改變不了他們的。

現在的白蓮教是太分散,而且濫竽充數的人踏跺了,要不然,朱瞻基還想把白蓮教扶持起來,到全世界去傳教,對抗基督和綠教。

別人他不能確定,但是唐賽兒這個女人還是很有本事的。

她一個女人,能在父母丈夫都死了,還拉攏幾千人跟她一起造反,並且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勢力,這種能力,大多數男人都比不上。

所以,朱瞻基就想讓他們一路向北,一路向西去發展。

用他們開疆拓土,只要能在那裡紮下腳跟,他就不怕那裡還會被俄羅斯佔領。

朱瞻基跟楊章德說道:“楊章德,你跟他們簡單說一下朝廷的移民政策,李亮,去拿一份北疆的地圖過來。”

李亮去拿地圖的時間裡,楊章德將朝廷去年頒佈的新移民法規跟他們簡單地說了一下。

當知道他們能夠自由選擇去哪裡,不管去哪裡,朝廷都會支援,他們一個個如夢初醒。要不是朱瞻基在座,他們恐怕會忍不住痛罵他們的父母官。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