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 (1 / 5)

黃河以北的大片區域,在明初的這幾十年間,一直是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餓殍遍地。

朱元璋時期,這裡是大明驅逐蒙元的主戰場,當時大戰連綿,十室九空。

趕走了蒙元,黃河在幾十年間數次改道,洪災不斷。

等到朱棣搶皇位,這裡又是靖難之役的主戰場,讓當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隨後,朝廷組織南糧北調,修浚運河,開鑿會通河,大量徵調民夫,山東百姓都是首當其衝。

特別是永樂六年的黃河改道引發的大洪水,百姓吃樹皮、草根、苟延生存,但仍然徭役不休,征斂不息。

也就從永樂十三年起,大明開始大量地從南洋購糧,才終於能讓山東人吃上一口飽飯。

但是,能吃飽飯的代價是大量的山東人被徵徭役,無數百姓的家中主要勞力,一年都有大半年在為軍隊往西北運糧。

唐賽兒之父武藝高強,在當地薄有名氣,家中收徒十餘人。

唐賽兒自幼隨父習武,十五歲那年,就武藝超群。

因她自幼見慣了武夫,反倒歲武夫興趣不大,喜歡上了原本讀過幾年書的林三。

這林三雖然也是唐父的徒弟,但是因為讀過書,有一股書生氣。

唐父本身對林三也十分看重,在唐賽兒十六歲那年,就給他們舉辦了婚禮。

永樂十五年,黃河奪大清河河道入海,他們的家鄉蒲臺縣成為了重災區,百姓流離失所。

唐家原本一點產業在大水中化為烏有,為了活命,唐父不得不離家運糧。

但是自去年冬季以來,原本給山東一地運送糧食的海船就再也沒有去過,官府原本承諾的糧食沒了。

秋季的時候,當地還薄有產出,勉強能夠度日,但是到了冬季以後,家家戶戶都面臨斷糧的危機。

而唐父入冬的時候剛回到家,面對妻子病重,家中無糧的局面還沒有想出對策,竟然又受到了官府的徭役令。

他已經連續兩年服徭役,按規矩,怎麼也輪不到他繼續服役。

但是官府卻不聽解釋,強押著唐父又出了門,自此又踏上了前往西北的路。

林三在蒙學之時有幾個同窗,其中最好的一個朋友做到了禮部從九品的大使,還有一個同窗也在青州府衙當上了文書。

靠著青州當文書的同窗,給他們開出的路引,他們來到了京城,想要問清楚為什麼去年以來,朝廷的糧食就沒有運過去了。

再沒有糧食,過了年,三四月青黃不接的時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啊!

仗義每多屠狗輩,唐父原本教了不少徒弟,這些人大多都以唐賽兒和林三為首。

雖然一個個窮的叮噹響,連來京城的路費都還是幾百人湊出來的。

他們的心裡沒有高大的理想,只是想問清楚這件事,也能讓家鄉的人們早作準備。

哪怕就是逃荒,也不能等山窮水盡的時候,那個時候,人們餓的都走不動了,想逃都逃不了。

而且那些縣老爺們可不會輕易讓他們逃荒,這件事一發生,他們頭上的烏紗帽也不穩定了。

來到京城,在禮部當大使的朋友一開始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知道了唐父的遭遇,也熱心地帶他們去查了一番,還到戶部幫他們問了為什麼山東的糧食一直沒有運過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