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十章 輿論控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輿論控制 (3 / 5)

朱瞻基心中一動,這朱高煦的眼光好啊。南州雖然大,沒有紛爭,但是除了礦多一點,良田主要在南部。而南部那些地方,各大宗室無不虎視眈眈。

西洲也就是非洲的北部是阿拉伯人地盤,大多是沙漠。中部瘴氣橫行,但是物產豐富,黑人眾多。

現在人口稀少的南部地區,不僅土地肥沃,而且金礦眾多,在那裡發展,其實比在南洲大部分地區更有發展前途。

因為南洲孤懸海外,誰也不會去那裡。但是西洲在今後的幾百年,都會成為海上貿易的重要節點。

朱瞻基不敢受他全禮,還了一禮,也不虛頭虛腦,直身後直接說道:“南洲南部大約有我大明中原一直到南粵這麼大,如此大的地區,最少要封十幾個王爺。不過越是向南,地盤越小,在跟崑崙奴接壤之處,地盤會大的驚人。二叔可以好好想想,究竟是選安全一點的小地方,還是選地盤更大的北方。”

朱高煦斬釘截鐵地說道:“不用考慮,我選擇北方。我半生戎馬,想去西洲,就是為了打仗的。在那裡為我朱家打下一片天地,也算不負此生。”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那好,等到塵埃落定,定不負二叔所託。不過,這件事可能要過兩年才會定下來。”

眾人紛紛奇道:“如今朝廷塵囂日上,為何又會耽擱?”

朱瞻基哈哈笑道:“別忘了皇祖父可是一直念念不忘西征,可不願因為開發南洲,西洲分兵。”

不管是去南洲也好,去西洲也罷,開發都需要人手。

大明朝初建,如今土地充裕,除了嶺南,福建山多地少,百姓都不願意背井離鄉。

如今大明最大的移民集團不是老百姓,而是軍戶。只有這些軍戶,才不怕遷徙海外,提供開發的人手。

所以,朱棣不西征,不把帖木兒國打趴下,戰爭不結束,移民恐怕都還是一個夢。

朱瞻基這樣一說,眾人也都明白了過來。不過今天得了朱瞻基的這句踏實話,封藩人人有份,他們心裡也踏實了。

哪怕再等兩年,也沒有任何人會不願意,那些勳貴甚至還想著跟朱棣一起出徵,撈點軍功,回頭也封一個大一點的地盤。

“瞻基……”

朱瞻基回頭一看,行禮喊道:“有燉叔。這幾日太忙,還想過後就找你敘話。”

朱有燉清減了許多,整個人更顯得玉樹臨風了。他露出一絲苦笑說道:“你可是把我給推到風頭浪尖上了啊!”

一幫宗室鬨然大笑,但一個個臉上露出了羨慕的神色。

這可是在朱棣廢了朱氏擔任宗人令之後,宗室裡唯一出仕的,而且擔任的還不是閒職,而是禮部五品郎中。

其職責有二,一是掌管天下戲曲編撰,排戲,採風,監管教坊司。這個職責還不算什麼,以周王世子的身份,還有些大材小用。

不過監管教坊司,也是個容易拉關係,油水豐厚的職位。因為那些罪臣之後想要除籍,都要透過他。

而且他又掌管天下刊物,話本出版,這個權力可就大的驚人,因為等於控制了天下讀書人出書成名的渠道。

他說哪本書能出版,才能出版,他不點頭,哪怕是“衍聖公”府想出書,也不行。

朱瞻基當初點了一把火就走,朱有燉坐在這個位置上戰戰兢兢,生怕那裡做的不好牽連到了周王府。

但是正因為他行事謹慎,又不需要看其他人臉色,只向皇室負責,所以反倒做出了一些成績。

朱棣原本只是看在朱瞻基的面子上,安排了朱有燉負責這兩項工作。但是當有個自己人坐在這個位置上之後,他逐漸發現了好處。

首先,大明那些靡靡之音的戲劇少了許多,許多弘揚英雄主義,宣揚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戲曲和卻多了許多,對於引導民間風氣,有很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如今大明建立了出版法規,嚴禁盜版。

這樣一來,出書不僅不用自己花錢,銷量好還能賺錢,不至於讓那些無良書商一邊收作者錢,一邊收讀者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