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不出名字,他就只能將注意力放在了長子朱祁鎮身上,伸出手說道:“祁鎮,來爹爹這裡來。”
猶豫了一下,他又回頭看了看孫嫻,這才磨蹭地來到朱瞻基的跟前。朱瞻基也知道自己沒有孩子緣,摸了摸他的頭說道:“爹爹給你們帶了好吃的,好玩的,等回到宮中,拿給你們。”
他嗯了一聲,摸了摸朱瞻基的鬍子,咧開小嘴笑了起來。“扎。”
朱瞻基笑了起來,對著孫嫻說道:“一別經年,你在宮中代我伺候母妃,照看孩子,辛苦了。”
孫嫻福了一下身子,雖然雙目含淚,卻笑的燦爛。“妾身不辛苦,殿下遠赴海外,操心國家大事,才是辛苦了。”
朱瞻基也不厚此薄彼,跟每個妃子都說了一句,算是慰藉她們一番,才跟張氏說道:“行軍八萬人,母妃又興師動眾來迎接,京城皇祖父他們也在期盼,大軍不應耽擱,就請母妃下令起航吧。”
張氏搖了搖頭笑道:“我一個婦道人家,這一身榮耀還不是你們帶來的。我在這裡看著你們就好了,一切都聽基兒安排。”
朱瞻基點了點頭,向著門外說道:“升行軍旗,起航。”
外面傳來一聲聲的“升旗,起航”,直到遠方。
而他們乘坐的這艘樓船,在微微顫抖了一番後,在四艘快船的護衛下,離開了碼頭,進入了江面。
從中午時分進入船艙,朱瞻基就沒有了閒暇,一下午都在跟張氏說著出海的景色。他講述,朱瞻墉不時插科打諢一番,逗的張氏和孫嫻她們不時露出笑意。
朱瞻埈的身份就比較尷尬了,他雖然排行老二,但是卻不是張氏親生,而是李氏所生。張氏倒是對他並無偏見,卻也不會親近一個母妃還受寵的名義兒子。
到了晚飯的時候,朱瞻基才讓人接來了馬欣,劉承徽和沈黛兒她們。
從蘇伊士出發的時候,劉承徽就給幾人都斷了藥,一月去藥效,路上行程三月,這個時候,四女都懷上了孩子。
而姿色出眾,又生了一個女兒的沈黛兒雖然被記入宮碟,卻是初次見面,張氏行事周到,自然不會忘記給她準備了見面禮。
至於其他的異族的女子,都沒有記入宮碟,哪怕被朱瞻基破了身,在沒懷孕的時候,也湊不到這樣的場合來。
晚飯後,張氏換乘了另一艘樓船,並且將幾個孩子也都帶了過去,這艘樓船上,就只剩下朱瞻基與一眾妻妾。
這一晚,自然是屬於太孫妃孫嫻的。離家三年,這一晚朱瞻基自然也要努力拼搏,補足功課。
第二日,依舊是在長江之上行船,從應天府到松江府長江段八百里,又是逆流而上,尋常海船需要三日以上,現在換的這艘新式滾裝船,卻只需要兩日時間。
一幫女人帶孩子,陪張氏。張氏是心疼朱瞻基的,成心讓他歇息兩日,不讓那些大臣武將打擾了他享受天倫之樂。
離家三年,這剛回來,一大堆事要處理,一大堆人要見,但是現在,只能聽了張氏的安排。
不過在船上他也閒不下來,趁著透氣,來到了甲板下一層檢視大明新發明的滾輪船。
這個滾輪船其實很簡單,就是用滾輪取代了以往的船槳。四個滾輪分置船體的中部兩側和尾部兩側,有一個活動的吊杆可以把滾輪吊起水面,也能放入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