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月下旬開始,越來越多的國家面對突然出現的大明,從最開始的防備和忌憚,變得越來越歡迎。
大明與葡萄牙的休達之戰,雖然展現了大明強大的戰鬥力,但是大明並沒有因此恃強凌弱,反而一直是用一種平等的態度來面對這些比他們弱小的國家,展現出來了一種讓歐洲人都羨慕的東方文明。
這種文明比歐洲人自己都要更高階,所以他們甚至是以一種仰慕的態度來與大明接觸。
而除了休達之戰,大明的海上力量雖然非常強大,他們也把地中海當做是自己家的客廳隨意穿行。
但是,他們不管面對任何一個國家的船隊,都沒有表現出敵意,甚至還在撒丁島的船隻觸礁的時候,進行了援助。
因為他們的出現,一直在地中海遊蕩的海盜船,最近一段時間也銷聲匿跡。
大明的友好態度逐漸傳開,也就引來了越來越多的的國家使團,他們面對比往年要低了將近一半價格的各種商品,表現出來了狂熱的興趣。
越來越多的合約談成,大明的貨物也找到了越來越多的買主。
但是讓朱瞻基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最先售賣完的貨物不是絲綢和瓷器,也不是香料,而是鐵鍋。
鐵器的售賣被大明嚴格控制,這次來歐洲,大明的鐵器主要是以鐵鍬,鐮刀,還有鐵鍋為主。
鐵鍬和鐮刀因為附加值太低,帶來的很少,但是鐵鍋卻裝了整整一船,數萬口。
歐洲是沒有鐵鍋的,他們的鐵鍋主要還是以鐵鼎為主,用非常厚的鐵片打造而成,造價高的驚人。
一口鐵鍋,不僅平民用不起,就是小貴族們也用不起。哪個貴族要是有一口鐵鍋,在他去世之後,子女們哪怕不要金銀,也要爭取到鐵鍋的繼承權。
大明帶來的鐵鍋全部都是生鐵薄皮鍋,這種鐵鍋在東方用了幾千年,雖然看似簡單,卻有著非常高的技術工藝。
歐洲人看到這些鐵鍋就變的瘋狂無比,一口鐵鍋的售價幾十倍的利潤,但是他們依舊趨之若鶩。
大明的貨物一點點地變成了有主之物,但是依舊有一大半沒有找到主人。
這不是因為這些東西不好,也不是他們嫌貴,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手裡沒有大明想要的貨物。
歐洲如今除了不多的金銀,主要就是馬匹和羊毛,劍麻這些特產。
阿拉伯人手裡更加富裕一點,他們好歹還有棉花,紙張,銅礦。
但是朱瞻基並不怕自己的這些貨物賣不出去,因為還有許多國家沒有跟大明達成貿易意向。
像最富裕的威尼斯,奧斯曼,馬穆魯克王朝都還沒有跟大明達成貿易合作。
何況,就是賣不完,朱瞻基也會把這些貨物留在歐洲慢慢賣。
到了十月中旬,大明艦隊在愛琴海大破奧斯曼帝國,拜占庭帝國的海軍,奧斯曼與拜占庭隨即就跟大明使團展開了貿易談判。
而馬歡從馬穆魯克王朝傳回來的訊息,更是讓朱瞻基為之開心不已。
不知道馬歡是如何與對方進行談判的,馬穆魯克國王法拉吉現在竟然派出了侍者,遞交了一份願意與大明建立更加密切關係的國書。
這份國書的主要內容主要有兩條,第一是馬穆魯克王朝邀請大明艦隊在蘇伊士駐軍,建立軍事同盟,並且願意割讓蘇伊士以北三百平方公里的農田,作為大明駐軍的糧食供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