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 (2 / 3)

誰說這個殿下不學無術!

連他自己也從來沒有想明白過,原來宗教信仰是這樣形成的。

他們儒家樹立一個亞聖,其實也不過是講太多的美好想象賦予給了亞聖,而實際上呢?明白的人都知道,在亞聖生活的年代,他也就是個不得重用的失意者。

朱瞻基話雖然沒有針對亞聖,卻把這裡面的本質分析的清清楚楚,就連金純也挑不出半點不是。

有此太孫,不一定是儒家之福,但是一定是大明之福啊!

好半天,幾個翻譯才魂不守舍地將這段話翻譯給了若昂一世聽,若昂一世也跟他們一樣魂不守舍了。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否定他們信仰的神,是大逆不道的。大食人雖然在戰場上節節敗退,但是他們卻透過信仰的傳播讓他們的實力越來越大。

而在歐洲,如今還處於中世紀的末端,雖然東征已經幾乎撕掉了羅馬的最後一絲臉面,但是如今的歐洲,仍然被羅馬影響著。

若昂一世不敢想象,如果朱瞻基話在歐洲傳播開,會引發多大的震盪!

就連他自己,現在都恨不得拿起長劍來維護自己的信仰。

朱瞻基看著他們失魂落魄的臉,又補了一句說道:“在我們東方,神不過是更優秀一些的人。上天最大,皇帝代表了上天,而神都是皇帝冊封的。”

這其實是朱瞻基故意模糊了東西方神的定義,不過他的這番話並沒有引發開始的震動。

因為不管是君權神授,還是天授軍權,在很早的時代就已經流傳開來。

東方的天授神權,在西方也有古埃及通行。

古埃及法老稱自己是天神的兒子,被認為是天神的化身,故其並在死後住入金字塔以通天。

但是在歐洲,因為他們的城邦制制度,沒有集權,也就沒有人敢自稱天子,更沒有人認可。

古希臘和羅馬因為有共和國,或者的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某些地方仍然是部落社會,所以即使在君主制城邦,一直有人抗拒視領袖為神的化身。

但在後來為了抗衡外敵而出現了統一的國家和強大的君主,由亞歷山大大帝起便以神的化身自居。

更後由羅馬帝國確立了皇帝是神的地上代表的思想,而為了和羅馬和匈人抗衡,古日耳曼人也開始成立了以奧丁的後代或化身的人為王的國家。

但是一開始,歐洲都是多神制,一直到基督教統一了世俗權力,才衍伸出來了一個神。

東方的皇帝封神,西方的王君自稱神,其實就是政治制度不同的體現。

這樣一番對話對現場所有人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以至於中午的時候,朱瞻基特意擺出的宮廷盛宴,都讓所有人食不甘味。

若昂一世午飯之後就向朱瞻基告退,將所有的交易談判都交給了大兒子杜阿爾特。

回到了朱瞻基給他安排的房間,他坐在寬大的軟榻上,渾身顫抖不停。

他原本只是看到了大明的強盛,想要來跟朱瞻基拉近一些關係,讓葡萄牙在跟大明的貿易中佔據一點優勢。

但是今天的談話讓他明白了,大明比大食人這些異教徒更加可怕。雖然他們這些異教徒與他們信仰不同,但是都還承認基督教的神,因為連他們可蘭經,實際上就是脫胎於聖經。

但是大明人完全不同,他們已經脫離了被神控制的階段,反過來控制了神。

雖然若昂一世明白朱瞻基的話非常正確,但是這種言論卻能完全顛覆整個社會,對急需穩定的歐洲來說,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沒有了神權的限制,如果失去了信仰,整個歐洲都會亂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