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到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從最開始的在馬林停留開始,大明的宣傳就已經根據朱瞻基的節奏開始了。
從葡萄牙手裡奪取休達,是在不觸及歐洲人敏感神經的基礎上,宣傳大明的強大。
隨著使團的出動,從伊比利亞半島開始,大明的旋風颳遍了整個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歐洲。
就連如今腦漿都快打出來的英法百年大戰,也因為大明的到來,都暫時停下了戰爭。
英法百年大戰,可以說是英法之間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戰爭,在戰爭的高峰期,英國派出了一千五百艘船隻遠征法國。
或者不應該說是遠征,因為當時的法國,有一小半地區都是屬於英國的。
聞名世界的波爾多地區,在這個時代,還是屬於英國所有。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國卡佩王朝絕嗣,支裔瓦盧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繼位,英王愛德華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資格,與腓力六世爭奪王位。
這場戰爭除王位繼承原因外,還為了爭奪在法境內的富庶的佛蘭德和阿基坦地區。這個地區與英國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絡。
法國於1328年佔領該地,英王愛德華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該地出口。
佛蘭德爾地區為了保持原料來源,轉而支援英國的反法政策,承認愛德華三世為法國國王和佛蘭德爾的最高領主,使英法兩國矛盾進一步加深。這也是導致戰爭發生的一個基本原因。
法國人試圖把英國人由法國西南部趕走,從而統一法國。英國當然不願退出,並欲奪回祖先的土地如諾曼底、曼恩、安茹等。
這場戰爭對雙方來說都不得不打。
只是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這場戰爭會持續一百多年,打到相互之間都死了好幾個國王,甚至連國王族裔都換了,最後才分出勝負。
最後的結果雖然是法國勝利了,但是在如今,卻是英國人佔據了絕對上風。
三年前,英軍攻陷哈弗勒爾,於阿金庫爾戰役大敗法軍。十月,他們與勃艮第公爵結盟,佔領法國北部,法王查理六世無力抵抗。
整個法國的西南部和北部,已經全部落入了英國人的手中,法國人只剩下了東部地區還在自己的手中,遷都到了特魯瓦。
大明的到來讓英國人也震驚無比,在大明艦隊抵達之前,就主動停止了戰爭,也給了法國人喘息的機會。
但是更加可笑的事情發生了,如今的法國國王查理六世,竟然向朱瞻基送來了一封信,希望大明能主持公道,也幫他們趕走侵略者。
查理六世派使者前來並不出乎意外,在神聖羅馬帝國如今已經名存實亡的時候,法國一直自詡為歐洲第一強國,也一直想做歐洲的代言人。
但是這場已經進行了快一百年的戰爭,卻是英國人把法國人打的抱頭逃跑。
法國的失敗不是戰鬥力的原因,主要還是封建城邦領主跟英國人勾結,才讓法國人節節敗退。
法國的土地是歐洲最肥沃的,人口也是僅次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這樣一個大國,落到如今要滅國的地步,是誰都沒有想到的。
現在的查理六世不願意對英國人地下頭顱,卻選擇跟大明低頭,不要說朱瞻基想不到這樣的劇本,就連歐洲其他國家也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