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在歐洲廣泛流傳,使歐洲人垂涎三尺,決心遠渡重洋、到富庶的東方去。
歐洲人之所以不懼生死,闖進莫測的大海,主要原因還是窮的。
所以說香料貴比黃金只是形容香料的昂貴,並不是說兩者價值等同。
奧斯曼人跟歐洲人做生意,他們從印度買的香料,運到歐洲,利潤在五十倍到一百倍之間。
但是對大明來說,一口鐵鍋就能從馬魯古換取一百多斤香料,到了歐洲這些香料能賣一千多盎司白銀,這裡面的利潤能達到數百倍以上。
這還是把鐵鍋的成本算的比較高,要是計算大明在這個過程中耗費的微弱成本,利潤能達到兩千倍。
按照威尼斯目前的市場批發價,不算品種,差不多一百二十斤香料,就能換取一千二百兩白銀。
十兩白銀才能換一斤香料,按照金價來計算,一兩黃金差不多換一斤香料。
歐洲的金幣大多在五克左右,銀幣大多在三克左右,也就是說一百枚銀幣才能買一斤香料,六枚金幣才能買一斤香料,從這一點能夠清楚認識到香料的昂貴。
朱瞻基當然沒有想過把香料賣這麼貴,不是因為他不想賺取更高利潤,主要還是市場有限,歐洲人手裡的金銀幣有限。
艦隊帶來了幾十船的香料,這些香料數量太多,要是按照現在的市場價向外賣,幾乎要把歐洲的流通貨幣全部吸光。
生意不是這樣做的啊!
按照朱瞻基的想法,大明準備把香料的價格降到目前市場價的二分之一,利用歐洲人想要佔便宜的想法,賺一次快錢。
賺了歐洲的金銀,然後再打壓他們的海上力量,讓他們想要往海上發展的想法破滅。
但是具體怎麼操作,還要等艦隊抵達威尼斯以後再做決定。
飯後,朱瞻基與奧斯曼三世進行了正式的會談,兩國就貿易,結盟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會談。
馬林雖然是個資源比較匱乏的國家,但是他們的農業還是比較發達的。
大麥,小麥的產量比較大,而且牛、羊、雞、駱駝的養殖非常發達。
鄭和與奧斯曼三世就活肉禽,羊毛的交換,很快就形成了共識,也輕易地將他們手中的金銀賺到了自己的手中。
雙方談定,大明提供各種瓷器,絲綢,茶葉,香料,而他們除了用金銀,還用活禽,羊毛來交換。
而大明現在不會跟他們要貨,要等到回程的時候再裝船,也給他們一段籌措的時間。
大廳裡瀰漫著一股燻人的味道,每個人身上的體臭,口臭,加上屋內的氣流不流通,別提有多燻人了。
當議題談到結盟的時候,終於有了朱瞻基感興趣的話題。而他聽說了他們國家北部的休達,在兩年前被葡萄牙佔領的時候,朱瞻基覺得,機會來了。
休達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都還是西班牙的海外領地。雖然地處非洲,屬於摩洛哥的地盤,但是主權卻屬於西班牙。
搞笑的是西班牙搶了摩洛哥的休達,但是自己國家的直布羅陀卻被英國人搶去,並且也是一直沒有收復。
休達與直布羅陀,一南一北,扼守這直布羅陀海峽,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