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的軍隊到達淡馬錫時,首相便讓人開啟城門,讓敵人進來。結果淡馬錫受到滿者伯夷的殘酷殺害,血流成河。
淡馬錫受到這次大破壞以後,又從一個繁榮的港口恢復到一個人口不多的漁村了。
而滿者伯夷的首都在爪哇島東部,蘇門答臘富裕無比,滿者伯夷是看不上淡馬錫這塊地方的,他們隨後退兵。
滿者伯夷的退兵,給拜裡米蘇拉留下了喘息的機會,但是隨後北方的暹羅又開始南下。
拜裡米蘇拉答應了暹羅的條件,每年上繳四十兩黃金,得到了幾個村子的地盤,開始休養生息。
隨後,就到了鄭和下西洋的時代,第一次下西洋,鄭和就看中了麻喇迦這塊地方。
他以麻喇迦為大本營,建立城牆、排柵和鼓樓、角樓,並建設倉庫儲存錢糧百貨。
船隊開往占城、爪哇等國都先在麻喇迦停泊;由暹羅、忽魯莫斯等國回程時,也在麻喇迦聚集,打點錢糧,入庫儲存,等候信風駛返大明。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在爪哇島遇到滿者伯夷東王與西王的內戰,大明士兵被殺死了一百七十人。
西王當時賠償了六萬兩黃金,與大明化干戈為玉帛。
這也是南洋各國第一一次見到了大明的強盛,一個雄霸南洋的大國,也在鄭和艦隊的的威勢下俯首稱臣。
隨後,滿者伯夷勾結海盜陳祖義,對大明艦隊試探性襲擊,卻被大明艦隊一舉拿下。
在這個過程中,大明艦隊佔據了富裕的舊港,並且在舊港設立了舊港宣慰司,任命了當地的華人僑領施進卿為宣慰使。
從此以後,就是滿者伯夷也不敢再向大明要回舊港,承認了大明對舊港的佔領。
大明佔據了舊港,等於是在滿者伯夷的統治區域的中間插上了一個釘子。周邊不服滿者伯夷的小國,全部都倒向了大明,甘願為大明屬國。
所以說,現在的南洋各國之所以對大明心生嚮往,甘願為屬國。並不是因為他們心向大明,主要是因為滿者伯夷的強勢威逼。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大明退出了交趾,讓南洋各國看到了大明的虛弱之後,他們又不理睬大明,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最後只能臣服滿者伯夷。
不過這些就不是王景弘和張謙他們能知道的,而是朱瞻基的推測。
話題又回到麻喇迦。
拜裡米蘇拉因為大明的強勢介入,獲得了喘息之機。鄭和看上了麻喇迦的地理位置,更是給麻喇迦帶來了發展機遇。
永樂三年,拜裡米蘇拉遣使上表,願為屬郡。永樂七年,鄭和封拜裡米蘇拉為滿喇加王,從此不隸屬暹羅。
永樂九年,拜裡米蘇拉率領妻子和隨從五百餘人來朝,進貢麒麟,從此就正式成為大明屬國。
在大明的扶持下,他們原本每年要向暹羅上繳的四十兩黃金也不用再上繳。從只有三個村子的地盤,麻喇迦因為艦隊的航行,發展成為了南洋最重要的一個海上交通要點。
鄭和船隊四次出使,人數均有近三萬,歷時一年半以上,需裝帶大量物資。
因此,需要在航程中途設立一個固定的物資轉運站,存放不急需的物品,緩和船隊的運輸壓力,也為使團的往來船隊不斷補充應用物資。
麻喇迦正是鄭和船隊中轉的理想地點。優越的地理位置,從航運角度,既有利於船泊的停靠補給,又有利於船隊等待不同的季候風,為南下遠航與返回大明爭取到最有利的時機。
如今的麻喇迦,從幾個漁村的深水港,在鄭和的發展下,變成了一座全世界最堅固的水寨。
這裡的安全防護,比大明任何一個港口都要堅固,因為在大明根本沒有必要建的如此堅固,以前還有倭寇侵擾,現在連倭寇都沒有了,何須堅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