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闊這一次舊地重返,可謂是衣錦還鄉。
永樂七年,他身為朱瞻基最重視的大太監,被委以重任,擔任了寧波市舶司的鎮守使。他原籍餘姚,本來就是寧波府人,這也是他當初能夠擔任這個職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寧波期間,他兢兢業業,很好地完成了朱瞻基讓他控制商業,拉攏商戶的任務,並且將大明與屬國之間的一系列商業運作過程都很好地掌握了住。
但是永樂十二年的那場欺君的謀劃,他一下子跌入了人生的低谷,甚至差點被朱棣摘下了腦袋。
雖然最後朱棣放過了他,但是這完全是因為太孫保住了他。
他還因禍得福,晉升了十二監都知監的大太監。
但是那整整一年,他一直提心吊膽,生怕朱棣發現他跟太孫是在欺騙他,根本沒有“麥哲倫”這個人,那個地球儀是太孫自己雕刻出來的。
一直到石見銀山被發現,他才真正安全了下來。因為“事實”證明,所有的一切都是真的。
連仿刻地球儀的工匠都沒有被處死,他就更安全了。
再然後,他成為了宮中二十四大太監之一,還成為了興慶宮的總管,也成為了太孫最重視的手下。
經歷了一年的低潮,他否極泰來。
這次出海,他擔任了艦隊的商業大總管,手裡控制的物資和金錢遠遠超過了任何一個人。
他也距離偶像鄭和的地位,更近了。
鄭和是大明每一個內侍的偶像,也是所有內侍都想成為的英雄。
他文韜武略無一不精,作戰勇敢,深受皇上的重視。要不是他對宮中權力沒有興趣,一心想要在四海揚威,根本輪不到王彥這個司禮監大太監成為宮中第一人。
如今的大明屬國五十有三,鄭和幾乎無人不曉,據說在南洋,還有人為他立了生祠,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而殿下也對他信賴有加,不僅在東征期間封他為副帥,更是因此得以封公,從此脫離內侍行列,成為大明數得上的武將勳貴。
如今他在京城有了自己的公爵府,還得到陛下賜婚,令其長兄之子過繼,繼承香火。(鄭和是有老婆的,明初的太監許多都有老婆。而且他老婆陪他出海多國,另傳聞其老婆是麻將高手……)
金闊知道自己論打仗,外交,跟鄭和沒得比,他也從來沒有在戰場上面證明過自己。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優勢是商業能力,太孫殿下重視商業,自己只要在這方面幫他打理好,這一輩子都不怕有哪個內臣能越過自己。
當朱瞻基在會見浙江文武百官的時候,在市舶司附近最大的酒樓三江樓,也有數百江浙商戶,還有他曾經在這裡扶持的族人,等待著他的到來。
餘先畢竟還年輕,他以為自己掌控了一切,實際上不過是掌握了官方的硬實力。而勢力範圍,不僅包括了硬實力,還有軟實力。
這幾年來,金闊一直沒有疏忽自己在江浙這裡施加影響力,他又是本地人,在民心方面,他根本比不上自己。
金闊率領一隊內侍抵達三江樓的時候,這裡已經雲集了數百江浙各地的商戶,領頭的就是他金家的幾位族親。
仇和也站在人群的前方,他能夠跟朱瞻基合作開龍鳳銀樓,當初就是託了金闊的關係。
雖然龍鳳銀樓仇家並沒有多少利潤,因為大頭都被朱瞻基拿走了。但是有了這張大旗,仇家在其他的行當上面都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