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仁志怒道:“你個混蛋,快將昨晚打糧牌輸我的錢給我!”
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賴賬的習慣,馬德鐘有些不好意思,回嘴道:“今晚再打,說不定我就贏回來了。”
“就你這手藝,打碼牌你也只會是我手下敗將!”
蘇南指揮著將右前的硬帆降下來了一面,回頭低聲說道:“你們不嫌丟人我還要臉面呢,要是讓船上的內侍,羽林衛聽到,傳到殿下的耳中,看我不收拾你們兩個。”
馬德鐘不吭聲了,段仁志還忍不住說道:“糧牌是鄭總監發明的,碼牌是殿下發明的,就是為了讓我們航海途中打發時間,說不定他們比我們還痴迷呢!”
一個小太監從旁邊經過,聽見了段仁志的話,嘿嘿笑了起來。湊過來低聲說道:“殿下昨日又教了我們一種碼牌的玩法,我們沒事的時候也都在玩。”
說完他就快速地跑了過去,留下蘇南他們三個人都覺得有些赧然,讓蘇南又狠狠地瞪了他們二人一眼。
所謂的糧牌,其實就是後世的麻將。
麻將源於江蘇太倉護糧牌,用來記錄糧倉捕雀者的獎勵,分為筒、索、萬三種。
筒的圖案源於火藥槍的橫截面,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藥槍;索是指用細繩串起來的雀鳥,表示消滅了多少雀患,因此一索的圖案以鳥代表,幾索就是幾束鳥,獎金就按鳥的多少計算。萬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最終領到賞錢的數目。
鄭和下西洋,在海上一走就是最少幾個月,將士在海上無聊,鄭和就將這種護糧牌加以改進,形成了後世的麻將。
麻將這個名字,就源於太倉話中的麻雀。
不過在海上打竹牌麻將不方便,朱瞻基知道這件事之後,讓內監的印刷廠按照麻將的格式,用硬紙片印成麻將的格式,印了十萬套。
出行的時候,差不多按照每十個人一副牌,發放了下去,讓將士們閒暇時候娛樂。
既然連麻將都印了,朱瞻基當然也不會忘記撲克牌,而且撲克牌只有五十四張,比麻將的成本更低,玩法也更多。
黑紅梅方被朱瞻基解釋成為春夏秋冬,JQK這三個花色,在這個時代用英文字母來代替當然不合適,所以J就變成了武士,Q就變成了大將,K就變成了元帥,然後還有大小王。
因為印製撲克的時候,會在背後印上花色,擋住另外一面,不讓透光,所以撲克也就變成了碼牌,寓意是打碼的牌。
他不知道現在的西方撲克牌是不是已經發明出來了,反正在東方,以後就叫碼牌了。
海上生活無聊,將士們對麻將和撲克的喜歡從一開始就爆發了出來。出門才三天,一個個都快成賭鬼了,大部分人都很快接受了撲克,並且在朱瞻基標註出來的幾種玩法之外,很快衍生出了其他的玩法。
每十個人才有一副麻將牌,一副撲克牌,朱瞻基並沒有想要無限量的供應。所以士兵們打牌也格外珍惜,生怕損壞了,以後就沒得玩了。
進入甬江之後不遠,就能看到寧波的城市輪廓了。為了迎接朱瞻基的到來,今日的寧波封港,所有的商船全部停在碼頭上揮著靠岸停泊,空出了平日裡繁忙的江面。
當朱瞻基乘坐的懸掛著皇家龍旗的福船靠在了三江口的市舶司碼頭處,朱瞻基率先從船上走了下來。
在岸上迎接的文武大臣,包括遠處看熱鬧的百姓,一個個全部跪了下來。
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榮幸,無數人因為能親眼看到太孫,激動地哭了起來。這種發自內心的崇拜,這種質樸的情感,在這個時代,是最正常不過的表現。
君不見幾百年後,那些老百姓仍然是如此的淳樸,會因為大人物的垂憐而感動不已。
這無關是否平等,只相關內心是否有依靠。對寧波的老百姓來說,消滅了倭寇,保護了寧波的繁榮和發展,這樣的生活就是幸福的
(寧波和泉州是出海的兩個節點,今天覺得腦子都廢了,構思的情節也不滿意。卡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