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 (2 / 5)

由禮部牽頭,內監印染局負責印製,各種龍形和日月都有現成的模板,最遲半個月,就能拿出成品。

這只是一件小事,相對於朱瞻基做的那些造福萬民,或者是能直接影響子孫後代的事不值一提。

看到這件事已經走上了正規,他就不再關注。只要這些旗幟印出來,不需要多久,各個地方政府,軍衛,都會收到印出來的國旗和軍旗。

除了銀行的組建,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下西洋的人員配置和物資籌備上。

在以往,鄭和四次下西洋,人數大約都是兩萬七八千人左右,艦船兩百多艘,包括了大小不同的各種船隻。

艦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舟師就是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是戰船,它們被組成編隊,叫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右營;兩棲部隊用於登陸行動;儀仗隊擔任近衛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莊嚴威武。

人員方面,主要有五個部分組成。分成了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貿易部分、後勤保障部分、軍事護航部分。

指揮部分是整個船隊的中樞,對航行、外交、貿易、作戰等進行指揮決策。

航海部分主要負責航海業務、修船的、預測天氣的等。

外交貿易部分包括外交禮儀的、進行貿易的、聯絡翻譯的。

後勤保障部分是負責管理財務的、後勤供應的、起草文書的、醫務人員等。

軍事護航部分則是負責航行安全和軍事行動。

這種船隊人員組成,艦隊編制都是是完善的、嚴密的。

而這次由朱瞻基親自率隊下西洋,人員方面最少要增加兩倍。光是他的親衛就達到了一萬兩千人,還有二十多位王府世子,郡王,他們每人帶領的團隊最少也有三四百人以上。

除此之外,還要增加貿易人員,增加作戰部隊,如今的人員雖然還沒有確定下來,但是粗略估計,人數有將近十萬,艦隊的規模達到近千艘。

但是不要以為這樣就是大明艦隊的全部家底,實際上,哪怕是近千艘戰艦,也只佔據了整個大明海軍總戰艦的四分之一而已。

在永樂十四年,大明王朝擁有近四千艘艘船,其中一千三百艘巡船,一千三百艘戰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四百艘寶船和四百艘運糧漕船,此外還有兩百多艘遠洋寶船和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

如果加上河船和私人的海船,如今大明的船隻總數將近兩萬艘,全世界其他國家所有的船加起來,也沒有大明一家多。

如今距離出發還有近三個月,朱瞻基已經要開始安排人手,以及組建指揮系統了。

不過,這些工作朱瞻基基本上都安排給了鄭和,這方面他的經驗更加豐富。

除了一些成建制的軍隊安排,朱瞻基基本不插手。

人員的增加雖然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其他在艦隊編制和人員構成上,四次下西洋已經將這套系統組建的非常完善了,不需要進行大的改動。

朱瞻基需要安撫的,就是海軍各位將領,因為大部分人都想跟著朱瞻基一起下西洋,然後再撈一筆功勞。

對於眾將的積極性,朱瞻基也不能打擊,只能以安撫為主。實際上,這次跟他一起回到京城的海軍艦隊,基本上都會帶上。

從東瀛回來的時候,他帶回來了海軍大約三萬多人的艦隊,他們都是在作戰中比較勇猛,並且在戰術執行上,貫徹的比較透徹的艦隊。

這次下西洋,朱瞻基可不願意像前幾次一樣,只是帶去和平。如果有人不聽話,那是需要教訓一下的。

為此,在火槍的換裝有限序列,朱瞻基也增加了幾支兩棲部隊的份額。

當然,他們不可能全部換裝火槍。朱瞻基基本上能保證每一衛五千五百人,派發一千支火槍,豐富他們的戰術安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