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和子老道從顯微鏡的鏡頭裡面,看到了那個由細菌組成的世界,就完全被迷住了,甚至連身邊的朱瞻基也忘記了。
朱瞻基也沒有再打擾他,將他丟給了太醫院的一幫太醫,帶著不想離開的劉承徽來到了格物研究院。
醫學的研究朱瞻基完全插不上,但是格物研究院就不同了,因為他很清楚科技發展的規律和過程。
如今的格物研究院也是所有研究院裡面,怪人最多的地方,出成績最多的地方。
但是,因為發展的比較初級,許多研究還沒有達到能應用的程度。
比如,他們眼前現在這個燃燒著熊熊烈火的蒸汽機。
這個蒸汽機還非常粗略,就像一個帶底座的大茶壺,只是比茶壺多了一個進水管,一個出水管,一個儲氣罐,一個出氣管。
出氣管的前方,連線了一個連動式的齒輪組合,可以帶動一個圓磨。
目前的蒸汽機太粗略,而且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穩定的動力輸出,穩定的壓力測試,穩定的閉氣備件。
其中最難的,就是動力輸出裝置的設計,這方面朱瞻基完全是門外漢。
蒸汽的產生是依靠沸水的氣壓,但是如何將這些氣壓集中起來,產生巨大的動力,是目前所有人在研究的問題。
如今的蒸汽機只是連線了曲軸,能做物理運動,距離增加汽缸,活塞這道工序還早。
如果汽缸活塞的問題能解決,朱瞻基甚至想要略過蒸汽機這個階段,直接上內燃機了。
相對於蒸汽機,內燃機的優勢是巨大的。但是目前看來,最少短期內根本不可能實現,因為連最基本的材料工藝都解決不了。
如今的蒸汽機雛形已經出來的,得到了啟發的工匠們致力解決氣壓控制和動力輸出問題。
在朱瞻基看來,距離應用的時間不會太久。
當然,想讓它能帶動火車,目前還早的很,現在最多隻能當抽水機使用。
然後會在船上試驗,帶動船隻航行。
蒸汽機這個眾人眼中的怪物是研究院理目前研究重點,但是卻不是朱瞻基最重視的。
他更加重視的是如今在一個偏僻小院裡,進行秘密研究的發電機。
蒸汽機時代,電力時代,電子時代,這是人類工業發展歷史中的三個重要階段。
對雷電的應用,在這個時代是驚世駭俗的。但是對朱瞻基來說,只是小時候的玩具。
幾乎每個男孩子小的時候都會有各種奇思妙想的想法,並且有一部分人會付諸行動。
朱瞻基小時候就繞過線圈,利用電動小馬達做過鑽頭等玩具。
對他來說,想要有電,只需要有銅線和磁鐵就足夠了。
不過在這個時代,磁鐵好尋,還能讓工匠們打磨成想要的形狀。
但是漆包線卻是難找,去年的時候,朱瞻基耗費了巨大的功夫,才讓工匠幫他抽了大約五十米長的直徑一毫米左右的銅線,光是為了這點銅線,就耗費了不少人力成本。
然後,將這些銅線燒紅,在植物漆裡面過了一遍,終於才弄出了漆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