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個權力慾望很重的皇帝,但是並不代表他就是個朱元璋一樣的大事小事都要一把抓的皇帝。
朱元璋能夠每天忙碌七八個時辰,只差連老百姓飯桌上吃什麼都要管。
但是朱棣畢竟是個官二代了,他雖然也像朱元璋一樣喜歡集權,卻不會將全部精力都放在為國為民上。
他喜歡美女,喜歡享受,喜歡每天晚上能夠在後宮裡欣賞一出宮女們的歌舞和大戲。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他也學會了放權,不讓自己跟自己的父親一樣嘔心瀝血。
對於他這個馬上皇帝來說,兵權是最主要的,穩定是次要的。至於老百姓的日子過的好不好,他很少關注,只要他們能活下去就夠了。
但是,三個兒子都讓他失望了。
朱高煦最像他,卻只學會了戰場上的勇猛,毫無心機,只能為將,不能為帥。
他對民政毫無見解,絲毫不顧忌老百姓的死活,若是為君,必是暴君。
朱高燧恃寵而驕,恣意妄為,不過是個紈絝子弟。如今受了太孫的蠱惑,更是迷上了財貨,不過這樣也讓他更放心了。
朱高熾這個兒子幼時聰明伶俐,卻受朱元璋教導太深,迷信儒家,這是讓他最失望的。
他只學會了爺爺的皮毛,根本沒有學到爺爺的精髓。
朱棣對自己的父親是非常欽佩的。他幼時勤奮好學,經過世事歷練,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可是朱高熾呢?人云亦云,現在完全被那些大臣所蠱惑。
甚至於,那些大臣利用他來跟自己掰手腕,而他卻毫無察覺。
所以朱棣基本上不會允許他過多參與朝政,只給他一個詹士府,給他畫一圈,讓他在圈裡玩。
只要他受他人蠱惑,想要跳出來,朱棣就會把他打回去。
對於這個孫子,朱棣是最滿意的。小小年紀就心機深沉,將權力遊戲玩的出神入化,甚至能建立屬於自己的規則。
一個皇帝,不需要熟讀經書,也不需要武力超群。最主要的就是要洞悉人心,學會平衡,這樣才能穩定局勢。
大兒子偏文,二兒子偏武,只有這個孫子才明白皇帝這個位置真正代表的意義。
但是,皇位只有一個,而他朱棣也還不老……
他今年也才57歲,在他自己看來,自己最少還能再活十年。
在東征東瀛之前,他其實已經在有意過渡權力給自己的這位孫子。不管是讓他掌管海軍,還是任由他跟各位將領靠近,都能證明他想要穩定權力交接的意圖。
就連朱瞻基在宮中籠絡這些內侍,他也從來不管。在他看來,朱瞻基越能幹,權力過渡的越平穩越好。
但是這一切,從朱瞻基乾脆利落地將東瀛才在腳下之後,一切都變了。
因為朱瞻基的強勢崛起,受損最大的不是自己,而是一直被自己打壓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