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是六部的監管部門,錦衣衛和都察院都是負責監管的,海軍和陸軍則是大明的暴力機構。
所以從一開始,這個大明銀行的職能就不是負責銀行業務,主要是對各家銀行實行監管。
大明銀行將在國內各大州府設立金庫,負責每個省的資金調控與運輸。除此之外,不會涉及任何具體業務。
而兩家商業銀行,從這兩家銀行的名字,所有人都能清楚地分辨出這兩家銀行的側重點。
而戶部和內監開辦銀行,雙方一視同仁,都能獲得五十萬枚銀幣的基礎建設費,五十萬枚銀幣的人員培訓安家費,還有五百萬枚銀幣的基礎儲備金。
除了起點相同,這兩個銀行也是各有優劣。
戶部的優勢在於他們在全國各地有著交叉的關係網,對每個省的情況都比較瞭解,在官方能夠得到有力的支援。
所以朱瞻基要求他們將每個網點建在州府和縣衙的保護之下,各地的政府收入和支出的進出,都由地方政府保護。
而內監的優勢在於他們有著大批的精通商業運作的工作人員,在人員培訓這一塊,戶部招收的數千人還沒有弄懂銀行的具體職責,內監的人員就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了。
他們的網點基本上都是處於按察司的控制範圍之內,在縣城的網點,也都位於地方軍衛的保護之下。
除了州府和縣城,目前銀行的網點不會再向下開,這主要就是一個安全問題。
現在的銀行是需要真金實銀的儲備的,安全問題就尤為重要。
要不然,朱瞻基也不會要求海軍或者是陸軍直接負責金銀的轉運了,靠那些衙役,可能山賊就能把銀子搶走。
朱瞻基並沒有想能一步登天,把銀行建設成為後世那樣的多功能銀行。目前來說,只要能夠把網點建設起來,讓人們接受銀行職能,願意把銀子存到銀行去,就是巨大的成功。
大明甚至也不需要有人貸款,因為光是目前的基礎設施建設,就不會讓銀行的銀子閒著。
用這些存款來推動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每年就是給這些儲戶一些利息,也是划算的。
何況,金銀的轉運,這個中間是有利潤的。
這個時代商人們的大筆金銀轉運,都需要僱傭身強力壯的人或者聘請牙行的官府打手,耗費巨資才能保證安全。
至於鏢局,那是三百年後乾隆時期才會出現的行業,明朝根本沒有。
如今的普通百姓出行,主要還是依靠朝廷的驛站,要不然根本沒有人身保障。
不過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此習以為常,沒有大事,根本不會離開家鄉。
特別是農村裡,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縣城。
用軍隊承擔金銀的轉運,費用可以節省一半以上,但是這些都需要由商戶來承擔。
所以說,銀行從一開始建立,承擔的還是銀號,票號的作用。
但是,因為是朝廷組建,同時能夠承擔一些政府職能,這是古代的票號比不上的。
到了中午時分,朱棣的到來更是給這次的大會增添了幾分熱烈的氣象。
朱瞻基也是時隔半個月,第一次見到朱棣。昨日回到宮中,他原本想要拜見一下朱棣。但是朱棣卻出宮了,回來的時候已經很晚了。
朱棣到來是卡著時間來的,朱瞻基他們的會議要開幾天。不僅要討論大明銀行對兩家商業銀行的監督和約束職能,還要組建銀行網點之間的獨立聯絡渠道,研討金銀票的印製與兌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