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二一五章 琉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一五章 琉球 (3 / 5)

既然太孫已經答應了讓他成為石見國的守護,雖然只有一縣治地,但是在這裡當一個土皇帝,也比留在國內強的多。

何況,東瀛雖然窮,但是石見國卻不窮。其他人將東瀛當做蠻夷之地,但他卻很喜歡這種等級分明的國家。

因為在這裡,他可以名正言順地作威作福。

作為東瀛的王室,稱光和家族的兩百多個成員單獨乘坐一艘寶船。船上除了水手,就只有大明的一些內監伺候。

東瀛雖然什麼都跟大陸學,但是唯獨宦官文化沒有學過去。

這主要是東瀛王室並不是個集權王室,他們這種加盟式的政治制度,並不能讓人心甘情願去勢為他們服務。

其次,東瀛的畜牧業並不發達,他們對家畜的馴養非常落後。不要說在古代,哪怕就是八國聯軍時期,他們的軍馬都是沒有騸過的。

為什麼,因為沒有人會這門手藝啊!

所以,他們的王室一般都是使用將軍府,名主府的貴女服侍。這些貴女一般都會在十幾歲的時候,進宮服侍幾年,然後再回去嫁人。

當他們被押去大明,除了少數女官願意隨從,大部分都回了家。

王室不可能沒人伺候啊,別的不說,洗衣服,倒馬桶這些事,不能讓他們的王爺,公主自己幹吧。

不過朱瞻基讓他們不用擔心,大明太監不少,就他們這些人,隨便安排個一兩百人就能伺候好了。

而且用大明的太監,就更能監控他們的生活了。

與其他喜氣洋洋的人不同,所有的王室成員都是提心吊膽,雖然大明繁華,但是他們的命運從此就不能掌握在他們自己的手中了。

而且,將軍府每年只肯給他們出二十萬兩銀子的例銀,這些錢只能夠維持相對體面的生活,想要做更多事,也是力不能及了。

只靠例銀生活,許多習慣了各種奢華的成員,都覺得未來一片黑暗。

朱瞻基卻不管這麼多,他恨不得幕府一兩銀子都不給他們,讓他們在大明天天吃糠咽菜。

當然,這是不實際的。最少在目前,大部分東瀛人還是認可王室的統治,沒有幾十年,想要讓大明取代王室的地位,幾乎不可能。

他們現在都已經成了自己鍋裡的菜,想怎麼吃就怎麼吃,不想吃,當垃圾丟了都可以。

他現在考慮的是還沒有成為自己鍋裡菜的南琉球,也就是灣灣。

灣灣這個名字現在還沒有,官方對灣灣的定位也很模糊,有時候稱南琉球,有時候稱東番。

自元代以來,這裡設定了澎湖巡檢司,隸屬隸屬福建泉州路同安縣。

朱元璋時期也繼承了這一傳統,一直到洪武二十年,因為朱元璋實施海禁而廢除,並把島上的漢族居民遷到漳州、泉州一帶。

如今海禁雖然還沒有取消,但是已經形同虛設,所以朱瞻基決定趁熱打鐵,將東番問題給解決了。

朱元璋時期不分青紅皂白,將所有的漢人遷回大陸,不管這些人在東番已經有了大片的產業。

一直到現在,漳州,泉州一帶遷回來的漢民,每年都還有向東番那邊跑的。

福建山多地少,人口密集,東番雖然只有西部有少數平原,但是人更少啊。

漢人遷回來之後,那裡就只有一些少數民族,總人口恐怕也不到十萬。相比後世的幾千萬人,現在的人口少的可憐。

所以,他這次名義上是到琉球,主要還是為了東番。有些事情,必須要有他這個太孫出面,才推動的更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