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一個大明人對早田左衛門刺殺朱瞻基感到開心的話,那就是莊敬了。
早田左衛門率領倭寇投明,雖然莊敬負責管理他們這些人,但是他們大部分都是隻認早田左衛門一人。
這半年來,莊敬苦心籠絡,也只不過拉攏了兩三百人站在了自己身邊,還不知道有多少是牆頭草或者是內奸。
大明的籍貫對於普通的東瀛貴族或者百姓來說,是個極大的誘惑,但是對這些腦袋掛在腰帶上拼命的倭寇來說,抱團保命更重要。
所以,當早田左衛門刺殺太孫,還活著的這一千多倭寇親眼目睹自己的首領自我滅亡,他們的心態也崩潰了。
莊敬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恐嚇也好,拉攏也罷,要把這股力量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沒有了早田左衛門的存在,也沒有了能夠讓所有倭寇團結起來的核心。
哪怕這裡面還有幾個早田左衛門的左右手,但是他們現在忙著極力澄清並沒有參與刺殺太孫的行動,那裡還敢跟莊敬作對。
所以,沒有幾天的時間,莊敬終於把這股不算太差的力量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一千五百兇惡的倭寇,這也讓莊敬有了自立門戶的基礎,甚至……比紀綱手上能夠直接控制的力量還要大。
紀綱遠避東瀛,願意跟他一起來東瀛的,都是過去曾經跟他一起做過不少壞事,害怕被清算的下屬,也不過兩三百人。
這些人是他的直屬力量,但是他比莊敬強的是,他依舊是錦衣衛的指揮使,整個大明在東瀛的間諜系統,仍然受他控制。
而且,紀綱如今的層次要比莊敬更高,他已經脫離了打打殺殺的階段,更要談政治性了。
石見國被割讓,紀綱這段時間就一直在與內監協調,調節一批建城的物資。
而且建城的地址他已經選好了,不在石見銀山的位置,也不是山名家族如今控制的大田,而是位於大田南部不遠處,緊靠海岸線的一處海灣。
石見山多地少,糧食自給不足,即使將新城建在大田,也養活不了超過一萬人。
如今的石見國就有一萬多人,他們依靠製作兵器,打造鐵器,才勉強養活了這些人。
而在石見國,大明預備駐兵達到一萬人左右,光是依靠當地,是養活不了這麼多人的。
但是,石見國剛好輻射了東瀛的西南部地區,是一個發展貿易的寶地,除了開發銀山,紀綱準備將當地發展成為東瀛西南部的貿易中心。
而這個計劃也得到了朱瞻基的支援,大明想要長久控制東瀛,就不能僅僅只是掠奪,更需要發展當地的經濟。讓所有人知道,跟大明合作,比他們自己關起門來,日子會過的更好。
論地理位置,石見當然比不上長崎和大阪,朱瞻基也沒有想過發展正規貿易,但是,這裡卻能成為一個“合法”的走私視窗。
一些大明明面上不能賣給東瀛的武器,都可以同過走私的手段來跟他們交易。
而紀綱這樣的人,建立一套“地下秩序”,對他來說並不是難事。
從石見國來到大阪,山名氏利一開始如同世界末日。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大明竟然會看上了他的石見國,而幕府竟然也就真的把他的石見國割讓給了大明。
身為一個小名主,失去了封土,就只能淪落成武士階級了。
可是他卻不敢說不,不管是大明,還是幕府,都是他仰望的存在。
一方是一國守護,一方是鄉下的小地主,如何能爭。
可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紀綱雖然從他手裡奪取了石見國,卻又幫他從京極家族的手裡要來了長門國,作為他的封土。
長門就在石見的北方,田地比石見更多,面積也更大,那裡的人口要比石見多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