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 (1 / 5)

即使在真實歷史中的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在原本的歷史中,也可以用一句話介紹。

那就是: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帝國。

從公元十世紀東法蘭克王國因為皇位更迭,羅馬帝國誕生,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只在很短的一段弱小時期之內擁有絕對權力。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同羅馬教皇為爭奪主教繼任權發生激烈鬥爭,這不僅是爭奪教會控制權的鬥爭,也是中央王權同地方封建分離主義勢力的鬥爭。

儘管如此,在整個中世紀,帝國和教會在維護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終緊密合作的。

帝國統治者為稱霸歐洲,多次入侵歐洲最強大的義大利地區,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了帝國的實力。

霍亨施陶芬王朝統治時期,中央權力衰落,國內各地缺乏經濟聯絡,帝國成為承認皇帝最高權力的各封建公國和自由市的不鞏固的聯盟。

當帝國的疆域擴大,各個大公國,城邦國手裡掌握的權力也越來越大,皇帝變成了名譽上的領袖。

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的霍亨斯道芬王朝時期,是神聖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候,但是,這也恰恰是神聖羅馬帝國皇權弱化的最顯著時期。

在此之後,皇帝變成了一個榮譽職位,失去了對國家的實際控制。

所以,所謂的神聖,所謂的羅馬,所謂的帝國,全都是名不副實的。

四十多年前,大明帝國的艦隊來到了歐洲,讓還處於愚昧之中的歐洲各國真正認識到了世界強大帝國的強盛。

整個歐洲在震撼之餘,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差距。

可是,他們並沒有聯合起來的基礎,分散的權力架構,讓整個歐洲陷入了各種為政的焦躁氛圍之中。

葡萄牙,卡斯蒂利亞,英格蘭,法蘭克,熱那亞,教皇國,威尼斯等等各國,都有屬於自己的利益訴求。

他們一方面不停宣傳大明的威脅,一方面卻費盡心思與大明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但是,這些只是地中海沿岸的國家,而神聖羅馬帝國的大部分疆域,都在阿爾卑斯山的北方,在這種貿易落後的背後,是整個經濟的落後與失衡之後的失落。

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也是因為這種失衡,為了發展,在他們偷學到了一些鍊鋼技術之後,北方的一些國家才會組成聯軍,想要從東方搶奪更多的資源。

大海已經被大明帝國佔據,除了大明的船隻,任何國家的船隻進入了海洋,都杳無音訊。

這幾十年來,歐洲各國也醒悟了過來,知道派出去的所有艦隊沒有一艘回來,恐怕不是因為風暴,而是因為大明帝國。

他們不敢再妄想征服海洋,只是在地中海這個洗澡盆裡分享大明帝國施捨出來的一點利益。

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就失去了進取之心,實際上,他們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向大明帝國的幾個上層在公關,希望獲得更多的貿易份額。

而他們的努力似乎也沒有白費,從一開始歐洲的貨船隻能在地中海貿易,到現在大明帝國放開了對歐洲船隻的控制,允許他們到西洲,中洲南部進行貿易。

雖然西洲也是被大明人控制,而中洲南部的忽魯謨斯也是被大明商人主導,但是他們在這種貿易中,也能多賺一些差價和運費,養活了不少人手。

不過這似乎已經是極限,至今為止,大明人依舊不允許歐洲的船隻前往中洲,忽魯謨斯就是他們最遠能去的距離。

就連印度,也是他們的禁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