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雲稍微沉吟了一下,回道:“以臣所見,這東洲富,南洲寧,西洲強,歐洲亂。”
東洲沃土萬里,資源豐富,比中洲之地面積大,資源更多,現在只有人口比不上中洲。
也是因為東洲有這麼好的條件,所以朱瞻基將東洲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們,杜絕東洲有獨立之意。
南洲相對於其他地方,是一個孤懸大陸。這座大島上面的大部分地區都不適宜發展,雖然也有不少礦產,但是發展潛力有限。
不過南洲沒有外敵,有大明海軍保護,那裡的人安居樂業,與世無爭。
西洲又有不同,這裡的漢人只佔了人口的三分之一,在沙漠地區以北,生活的阿拉伯人都已經臣服大明。
在沙漠以南一直到雨林地區,還生活著數百萬崑崙奴,他們的人數還要多於漢人。
因為奴隸買賣,加上漢王府和晉王府一直是以強權征伐,所以這裡的軍隊和王府勢力,都要強於其他地區。
聽了解雲的分析,朱見注笑問:“那麼各地相比中洲又如何?差距有多大?”
“各地與中洲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這差距,乃是……”解雲沒有再說,而是用手指指了一下天,又指了一下地。
眾人當然明白,他的意思是天與地的差距。
朱見注曬然笑道:“解學士怕不是言過其實了吧……”
解雲的眼睛在大殿內掃射了一圈,將每個人的表情都記在了心裡。轉回到了朱見注的身上,他才笑道:“言過其實嗎?不,我不這樣認為,因為事實就是這樣。王爺,那你認為東洲,南洲,西洲,有哪裡可以跟中洲相比的地方呢?”
這句話一問,朱見注自己也沉吟了起來。不論人口,兵力,各地與中洲的確都差距甚大。
各地唯一能與中洲相比的,也就只有礦產資源了。
解雲當然不需要朱見注的回答,又道:“我中洲五千年曆史淵源,積累下來了無數眼睛看不見,卻又無比重要的規矩和傳統,這些傳統海納百川,將整個華夏的種子播撒全世界。但是你們不要忘了,你們的根基都還是在中洲。
沒有我中洲,各地都會像歐羅巴,大食人一樣野蠻生存。你們沒有電,沒有工業,沒有汽車,火車,更沒有電報,電話,火槍,炸藥。如果沒有這些東西,你們也都拎著大刀長矛與崑崙奴,與大食人,與那些歐羅巴白人打,你們打得過嗎?
漢王爺,如今你漢王府乃藩王中間勢力最大的王府,那麼我想問問王爺,你們有多少真理教眾?你們有多少發明創造?你們離開了大明,能製造出連發槍嗎?能製造出車床嗎?能製造出汽車,火車嗎?
且不說這些,你們離開大明的工匠,能製造出萬噸巨輪嗎?沒有大型的萬噸巨輪,你們又如何跟外界貿易?難道靠小舢板嗎?”
這一番話說的朱見注無言以對,他卻不服氣地說道:“西洲將士常年作戰,有著中洲士兵難以比擬計程車氣和勇猛。”
解雲看著他笑道:“這些將士難道不是我大明將士嗎?王爺將他們分成中洲將士,西洲將士,似乎有些不妥。”
朱見注又有些語塞了,卻見解雲站起身來,走到斜對面的隸屬於漢王府,卻由朝廷發放俸祿的漢山衛,長漢衛兩位指揮使面前,問道:“謝指揮使,毛指揮使,你們可還是我大明的指揮使?”
兩個指揮使不敢懈怠,抱拳而立道:“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
“很好!”解雲滿意一笑,又轉身說道:“不管東洲,西洲,南洲,這都是我大明疆域,在這裡生活的百姓,也都是我大明的子民。中洲富足,是整體的富足,是陛下數十年來大力發展真理,才讓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諸位有些年長之人恐怕也都清楚,數十年前的大明是什麼樣的?那個時候的大明面對草原上的蒙元餘孽,都難以應付。是當今陛下,研發出來了燧發槍,讓我大明將士面對蒙元騎兵,依舊可以佔據優勢。
在數十年之前,我大明何曾有過大規模的工業?連造槍都需要工匠一錘子,一錘子地敲打出來。
是陛下讓馬致才發明了車床,是陛下仍然發明了軸承,是陛下讓人發明了橡膠,是陛下讓我大明每年鋼鐵產量由不到二萬噸,發展到現在的數千萬噸。
還有那蒸汽機,沒有蒸汽機,如今的海上能有如此的多的船隻,可以不用借風行駛嗎?不能!
蒸汽機,電力,這些都是陛下殫精竭慮,為我大明百姓謀福利的結果。沒有這些,我們所有人也都像大食人,白人一樣,茹毛飲血,過著野蠻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