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十二章 藉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藉機 (2 / 5)

不過從內心來說,朱瞻基還是挺欣慰的,畢竟,不用生靈塗炭了。

如果鄭家真的反叛,綁架上河中百姓來跟朝廷作對,即便安排的再好,也會殺的屍山血海,只會便宜了其他民族。

“著通政司,錦衣衛押送鄭宏來京。這次鄭宏叛逆,鄭家眾人能明白事理,以國為重,當免其家族罪。不過……令鄭英明日見駕……”

鄭英是鄭宏的長子,一直留在京城。下午才命人將他監控起來,但是現在既然鄭家二子,三子大義滅親,自然要命鄭英回去繼續爵位了。

“讓錦衣衛明日一早將對鄭英的分析呈報上來。”

要派鄭英回去繼承爵位,但是也要確定此人的忠誠。要再是個白眼狼,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掌權。

另外,讓不讓鄭英直接接任河中總督一職,朱瞻基也有了其他想法。

按照目前的分封制,這河中總督一職應該是鄭家人接任,這是帝國穩定的基礎。

如果不讓他接任,這就容易觸及到宗室和勳貴們的神經。

當初的朱允炆削藩,就導致丟了江山,而當初還只是二十多個宗室。

現在的大明親王就有一百零一個,郡王數百,勳貴家族數百,受封武將數千。

一旦政策出現變化,他們的反對聲肯定是最大的。朱瞻基再厲害也需要這些武將,勳貴,宗室的支援才能管理這個國家。

可以說,正是因為這種穩定的社會層次確定,所以人人才會支援朱瞻基。

文官們雖然不涉及分封,但是他們現在逐漸形成了以內務府貿易為代表的一大群體,以大明工業發展為代表的一大群體,他們雖然沒有封地,但是他們能獲得的利益並不比武將們少太多。

所以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朱瞻基還是決定不要打破現在的規則,但是也要試探一番。

這套規則雖然看似有些僵硬,卻非常穩定。在這個世界生產力解放還沒有達到最有效的層次,在教育程度還沒有達到人人開明的時代。

越是穩定的制度,越是有利於統治。

第二日一早,氣溫依舊很低,但是上早朝的大臣們看到了武國公世子,帶著府中的所有鄭姓子孫,跪在了承天門外。

諸位大臣根本不知道在河中有一場未遂的叛逆,看到連那些六七歲的孩子們都也跪在大街上,忍不住有些詫異。

有些與鄭家交好的大臣,還欲上前詢問一二,脫下大氅給那些孩子披上。

但是昨夜西線電報局的電報響了一夜,瞭解內情的大臣也有,他們連忙勸止住了這些同僚,發出一聲嘆息。

謀逆這個詞在他們之中一傳開,任何人也不敢向他們靠近一步。

在陛下沒有發話之前,跟他們親近,那不就是形同謀逆?

自正統元年以後,朱瞻基改變了許多原本的上朝規矩,早朝的時間被確定在了辰初,也就是早上七點。

而能參加早朝的大臣,只有三品以上各部主官。

他們這些人會在半個時辰的時間裡,總結昨日的工作,彙報今日的計劃。

到了辰中,也就是八點,早朝散會,各部主官回到自己的衙門,只留下內閣成員。

朱瞻基會在一刻鐘的時間裡吃完早餐,邊吃早餐,邊聽鴻臚寺對午朝的安排。

午朝一般從巳初開始,以接見外臣,處理突發事務為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