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一四五章 安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四五章 安排 (1 / 5)

生於大明建國之前的陳誠今年也已經五十六歲,他是二十七年貢士,殿試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但是因為常年出使各地,他的身體比一般人要強壯的多,今年五十六歲的他,看起來比許多四十多歲的人還要強壯。

在西北的三年,鄭亨在明,他在暗,鄭亨在上,他在下。但是他立下的功勞卻一點也不遜色於鄭亨,甚至在串聯,拉攏各方面,他的貢獻還要大於鄭亨。

出使之前,他替朱瞻基管著下馬橋農莊,幾年的時間,將大明皇家醫院辦的有聲有色,各大研究院都能正常執行發展。

即便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次出使西域各國,拉攏各族歸附大明,更是苦勞與功勞兼備。

所以他這次回來,朱瞻基是要重用他了。

位置朱瞻基也替他想好了,那就是通政司通政使。

通政司,是明代才開始設立的衙門掌內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

宋代有通進銀臺司(後改承進司,俗稱“銀臺”。

這個部門有點像情報局和信訪辦的綜合體,不過因為大明有錦衣衛,有都察院管轄的提刑按察司,有刑部的各大清吏司。朱瞻基又建立了內監的諮情司,所以這個衙門,權力並沒有那麼大。

不過,通政使的級別還是挺高的,是正三品,是明朝的大九卿之一。

陳誠原本是正五品的工部郎中,出使西域的時候,被朱瞻基掛名了正四品應天府丞。在西北苦了三年,擢升為三品的通政使並不算躍遷。

聽到朱瞻基的安排,陳誠立即拜倒叩謝,但是朱瞻基從他的席位表情,還是看出了他的情緒有些失落。

陳誠是個閒不住,喜歡幹事的人,通政使則是清貴之職。雖然級別上去了,但是等於被高高掛起,閒置了。

朱瞻基笑道:“如今朝廷各部職能混亂,待九月孤登基之後,將會逐漸對朝廷各部職能進行整合。今後,通政司將會從刑部與都察院,將世情監督渠道掌管起來,形成朝廷的三大情報機構之一。所以愛卿可不要用以往的眼光來看通政司。”

陳誠有些疑惑地看了朱瞻基一眼,他很清楚,錦衣衛是皇家監督百官的情報機構,諮情司則是太孫操辦起來,主要負責監察民生。

錦衣衛因此跟都察院是誰也不服誰,因為兩者的職能一致,經常斗的不可開交。

諮情司則很少往裡面插,他們更多的像一個寄生在內監商業系統上面的情報網,偏重瞭解民生民情。

外朝這邊,名義上是通政司負責情報,掌控申述渠道,但是,通政司的手裡沒有權。

刑部查案有自己的清吏司,都察院也有監督百官的大權,還跟刑部監交叉管著各地的提刑按察司,在這樣的時候,有誰會在乎幾乎沒有任何約束力的通政司呢?

朱瞻基笑了笑說道:“在孤的計劃裡,通政司將會在以後的朝廷裡,佔據一個主要位置。除了大明境內的各種情報,通政司還將在世界各地建立完善的資訊渠道,也就是說,通政司以後將主要偏向大明境外。”

這一下,陳誠聽明白了,他沉吟了一下說道:“夷人無廉恥,上進之心,只有利誘才能讓他們聽話,如果想要建立這樣一個完善的渠道,需要一大筆金銀。”

朱瞻基笑道:“金銀不是問題,哪怕每年要花五十萬,一百萬,孤也不會短了你的經費,只要你能將這件事操辦起來。”

情報工作,本來就是花錢的事,想要建立一個大明的中央情報局,就不能吝嗇。

至於資金,朱瞻基也已經想好了,一部分用朝廷撥款,另一部分,用海外貿易的盈餘來填補。

而陳誠本來就是這方面的專家,聽到朱瞻基如此說,他就明白了過來,這個通政使,絕對比以前的通政使,權力要大的多。

他本來有些沮喪的心,現在又沸騰了起來。這可是他的專業,從洪武二十九年,第一次出使出使西域撤裡畏兀兒(今柴達木盆地西北地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