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設定膛線的纏距,對於已經擁有了加工工藝的大明來說,並不困難。無非就是調整槍管遞進的轉速,就能得到不同纏距的膛線。
當天晚上,工匠們就已經重新車了幾根槍管,然後連夜進行了淬火處理。
第二天下午,朱瞻基又來到羽林衛學的靶場,將幾種不同纏距的槍管依次試了一遍,確定下來了最合適的一根。
長槍的纏距比手槍要重要的多,手槍射程有限,關鍵的是初速與動能。
但是長槍除了初速,還有最關鍵射程以及子彈旋轉度,旋轉的程度,也決定了子彈的精度。
試驗出了最佳的膛線設計,這支長槍才算是完全定型。
接下來,就需要根據彈道的弧度,確定槍支的準星。
任何槍支,子彈的彈道也是帶有弧度的。槍管口的準星,都是根據彈道的弧度,進行計算以後,然後才會進行定型。
對一個外行來說,只需要三點一線,就能準確地將子彈射到目標,但是對槍支設計師來說,準星的調整,其實是一項非常複雜的計算過程。
而這個時候,全京城的勳貴與將領們,也都得到了訊息,殿下又研發出了更新式的武器。
對於一個不瞭解槍械的人來說,火銃已經是他們能想到的最厲害的武器。
任何一個經過訓練的新兵,經過最多三個月的培訓,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火槍手。
而火槍的威力雖然略有不足,射程跟長弓差不多,但是因為覆蓋面大,使用方便,遠比一個優秀的弓箭手更容易形成威脅。
一把威力強大的弓箭,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製成,而一個優秀的弓箭手,更是需要多年的訓練。
火槍的出現,讓大明士兵的身體素質與那些草原民族的差距已經消失。
只需要經過簡單的培訓,一個虛弱的大明士兵,就能打死數倍於自己的騎兵,壯漢。
這幾年,大明之所以能夠牢牢守住北明山,讓草原部落不敢再反覆造反,靠的就是火槍那無法抵擋的威力。
再厲害的騎手,再厲害的射手,面對大明的火槍,都失去了威脅。
特別是大明發明瞭鐵絲網之後,這種可以隨意轉運,佈置的帶毛刺的鐵絲網,讓草原人引以自豪的機動能力都失去了。
曾經的草原惡狼,只能像一個溫順的綿羊。
在聽到朱瞻基弄出了新式的武器之後,威力遠遠大於過去的火銃,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調動了起來。
可是當金闊親眼看到這把槍的威力的時候,卻跪了下來,請朱瞻基封存這把槍,並且將技術封鎖。
在名氣上,金闊遠遠比不上王彥,鄭和他們這些從永樂朝初期就馳名中外的七大太監。
但是,他卻是朱瞻基手裡最值得信賴的太監。
從朱瞻基小時候的照顧,到去寧波幫朱瞻基主持貿易,現在幫朱瞻基當大管家,金闊一直做的非常不錯。
他的命運跟朱瞻基緊緊綁在了一起,絕不會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