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爭,特別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可從來都不是提刀就上。
那樣的話,也就不叫戰爭,而叫戰鬥了。
朱棣雖然在印度當敗家子,充當冤大頭,其實大明並不是沒有收穫,甚至可以說是得大於失。
他在印度的動作,讓這片土地上的幾百個小國家一個個都臣服在大明的面前,這些國家雖然實力很弱,但是人口卻不少。
在政治上穩定了這些國家,這片土地也就變成了大明的傾銷地。
這裡的王公貴族眾多,他們除了迷戀黃金,更迷戀從大明傳來的精美瓷器,柔軟的絲綢,還有那能夠“包治百病”的茶葉。
印度人對茶葉的迷戀,甚至要超過那些真正能治病的中藥。他們認為茶葉不僅能疏通腸道,更能夠淨化心靈。
在原本的歷史中,英國人佔領了印度,一直到清朝末期,才開始在印度東部的山區成功移植茶葉,讓印度變成了一個茶葉大國。
但是現在還是明初,整個印度大陸除了野生的苦茶,根本沒有茶葉,大明的茶葉也就成了最暢銷的商品。
朱棣在印度的停留,也並不是沒有意義,因為他主要還要配合北路軍的出征。
北路軍的出征被安排在了明年過年之後,南路軍的進攻雖然會提前一些,但是也不適宜超過半年。
何況,南路軍還要等羽林衛學畢業的新兵,在中亞區域建立完善的情報系統。
只有南路軍和北路軍建立起來了聯絡,那個時候雙方才能配合起來。
所以,今年的南路軍,雖然抵達了印度。但是除了會建立前沿陣地,準備糧草,軍馬,打通印度進入中亞的通道,暫時不會對帖木兒國進行攻擊。
這種大規模的戰爭,拼的永遠不是士氣,不是陰謀,而是整體國力的競爭。
何況,現在的大明還有武器上的絕對領先優勢。
所以,如今的黃淵是最忙的一個,除了他以外,大部分將領操心的是如何能找來更多的女人,安撫好自己的屬下。
大明當然有營妓,但是這次遠征,需要出海坐船,那些營妓都沒有帶上。
從南洋開始,許多人口販子跟前幾年朱瞻基抵達的時候一樣,把雞寨安排在大明的軍營旁邊。
但是這次的大軍數量太多,那些幾女根本不能滿足大軍的需要。
一直到了印度,這種不滿才緩和了一些,因為印度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女人。
黃淵要忙著調配軍糧,要忙著籌集火油,並且安排工匠們幫忙製作火油彈。更要到處收購軍馬,為大軍出征做準備,忙的不可開交。
他的能力在這種忙碌之中發揮的淋漓盡致,就連朱棣這個皇上,也對黃淵表現出來的能力大加讚賞。
從黃淵身上,就能看出黃福的能力,這個時候的朱棣,忍不住也有些後悔,早些年沒有重用黃福了。
而在京城,朱瞻基這個監國太孫,在黃福抵京的第一時間,就接見了這位老臣。
望著坐在上首,端坐如鐘,不怒自威的朱瞻基,黃福的心裡充滿了慶幸。
幾年前,因為兒子入了海軍,他不得已也投靠了這位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太孫。
那個時候,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為了家族以後計劃。
在他想來,皇上龍體健康,太子年雖不高,最少在十幾年內,他們黃家還是要被朝廷中的文臣勢力邊緣化的。
可是太孫一舉拿下東瀛,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威望,而他投靠了太孫,也很快就被調進京城,並且擔任了兵部尚書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