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跟朝廷的漕運,驛站也不是一個系統,漕運司也是獨立機構,驛站卻是兵部的下屬機構。
因為相對獨立,加上食鹽是大明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物資,所以這個衙門肥的流水,貪腐案件也多不勝數。
但是基本上,除了食鹽的管制,他們也不會主動觸及其他衙門的事務。像這次攔到方賓家人這樣的事情,就顯得比較蹊蹺。
孫林遞給了朱瞻基一份摺子,說道:“主要還是因為殿下的金銀禁運令,那趙誠因為攔關設卡,攔到了方賓家人轉運的金銀,起了貪心,卻沒有想到碰到了硬茬。”
朱瞻基接過了奏摺,冷笑道:“硬茬……呵呵……”
丹徒縣。諫壁鎮。
這裡是鎮江府三大古鎮之一,其繁華甚至超過了丹徒縣城,能與府城媲美。
因為這裡是京杭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叉口,也是大明商品東西中轉,南北中轉的一個重要關卡。
不僅轉運司在這裡有大片的倉庫,衛所軍,巡檢司,在這裡都有衙門,控制無數的商品中轉。
兩年前,發展銀行和商業銀行都在這裡開設了分行,更是帶動了這裡的經濟發展,貿易發展非常旺盛。
如今的大明,凡是要跟官府進行合作的專案,包括與內監進行的交易,都要透過銀行來交易,也讓銀行的發展逐漸走向了民間。
商戶們沒有辦法,也只能到銀行開設賬戶,雖然不會往裡面存太多的銀子,但是已經接受了銀行的存在。
而民間百姓對銀行的信用依舊沒有太多的信任,也不敢把銀子存進銀行。
但是,在遇到需要帶銀子出門的時候,也會選擇將金銀存進銀行,領取一張金銀票,然後到了目的地再取出來。
丹徒巡檢司碼頭上,大約三十個壯漢一個個手握鋼刀,站在兩艘船上,看著遠處那些轉運司的狗腿子,一個個臉色平靜。
但是,領頭的方寶,這個時候卻神情恍惚,向著一個身穿軍服,披著白色披風的將領哀求。“指揮使大人,我方家這次的確是做的冒失了,不過還請指揮使大人看在我家老爺的份上,護我方家周全。待我家老爺從西北迴信,必有重謝!”
自從朱瞻基接手了海軍,海軍的著裝雖然跟陸軍沒有大的變化,但是將領的披風全部改成了白色主色調。
外人一看,就能分出是海軍還是陸軍。
自朱瞻基決意在全國設定關卡,杜絕大額金銀轉運,鎮江水寨就由指揮使萬濤親自率軍,坐鎮諫壁鎮。
海軍士兵並不參與直接的設卡查驗,但是不管哪個衙門查驗貨物,海軍都會派人插手,負責監督。
有他們的監督,各個衙門都不敢敷衍了事。
不過,因為上層的各種扯皮,目前的查驗工作還沒有能進入正軌。
在全國範圍內設定關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全國性的總動員。
哪怕朱瞻基身為監國太孫,沒有大臣們的配合,他想做什麼事,也都有心無力。
不管是戶部,兵部,還是各地的巡檢司,提刑按察司,地方官府,想要全面配合,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
如今兵部無人主事,吏部蹇義消極怠工,只有戶部,在朱瞻基開設一家新銀行的誘惑下,算是勉強透過了朱瞻基的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