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翠蓮還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不是常家的親生女的。
常家在下灣村是大戶,常秀才家底厚,年輕時候就中了秀才。本來還想繼續考舉,但是因一直無子,後繼無人,也讓他沒了拼勁兒。
連兒子都沒有,人生也就沒有了追求,轉而變的開始享受人生。
常家有四十畝地,大多轉租給了族人耕種,自己家只留了一片菜園。
在下灣村,他辦了一個私塾,專教小兒蒙學,收入比在地裡刨食還要強的多。
他一開始就收養了弟弟家的一個侄兒繼嗣,但是還想要個女兒,也算是給這個兒子娶個童養媳。
毛氏當初貌美,還是個識字的,因戰亂流落山陽村,嫁給了劉一根。
因她持家有方,劉家當初的小日子過的也算紅紅火火。
劉萬長的一表人才,妹妹翠蓮從小也算個美人坯子。劉氏族長那個時候還是個年輕的,知道常秀才想要收養個女兒,將毛氏沉了豬籠後,將翠蓮以五兩銀子的價錢,賣給了常秀才。
常秀才為人還是不錯的,對翠蓮視若己出,從小不曾虧待過她,還教她讀書認字。
翠蓮小時候就被哥哥小媳婦,小媳婦地喊,自然也知道了自己不是親生的。
只是那個哥哥是個福薄的,九歲的時候,得了天花,沒有熬過去。
常秀才後來就又從弟弟家過繼了一個侄兒,這個侄兒比翠蓮小了七八歲,這嫁娶之話就沒有再提,只當養了一個女兒。
翠蓮也是個乖巧的,從小就讓人憐愛,又勤快無比,很受常秀才和一妻一妾的喜愛。
常秀才有一好友,就是商戶范家,商戶的地位雖然比不上農家,但是卻有薄有家資的。
那范家的幾個兒子自小都跟著常秀才讀書識字,幾個兒子也都是自小認識翠蓮。
待到翠蓮豆蔻,就跟常秀才提了親,常秀才不捨,又養了兩年,到了翠蓮及笄,才把親事定下來。
翠蓮跟范家老二也算是青梅竹馬,但還是堅持到了十八歲,弟弟都懂事了,才嫁了過去。
婚後,夫婦倆琴瑟和鳴,成婚不到五年,就生了兩女一子,小日子過的和和美美。
這些年,她偶爾也會想打聽一下自己的身世,卻怕會惹得常秀才難過,畢竟常秀才對她視如己出,不想惹的養父母難過。
這一日,她跟往常一樣,早上送了丈夫出門,讓小丫鬟看顧著幾個孩子,開始給一家老小做鞋。
常秀才是個精貴人,自從穿了翠蓮做的鞋,就再也穿不了他人做的。
翠蓮如今雖然嫁到了范家,但是孃家父母的鞋,小弟的鞋,還有丈夫,孩子的鞋,她都是親自做。
時近午時,今日酒樓那邊還沒有送菜過來,翠蓮還準備出門一趟,去看看怎麼回事,卻不防丈夫範學武這個時候回來。
“相公可是要取什麼東西?”
範學武搖了搖頭,他蹲下身子,抱起了飛撲過來的兒子,然後盯著她問道:“翠蓮可還記得小時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