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六十六章 安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六章 安排 (4 / 5)

因為爐溫的提高,如今的鋼水融化遠超過去,鋼材裡面的雜質也少了許多。如今大明的銅炮數量越來越少,小鋼炮反倒是越來越多。

朱瞻基當然知道火炮的發展歷史,開口說道:“安國公是火器專家,孤有一個想法,不知能否實現。”

“殿下請吩咐。”

“如今的火炮為了威力更大,打的更遠,一直強調多裝火藥,加大口徑。但是孤認為,加長炮管是一個更好的辦法,另外,將炮彈做成尖頭加長型,甚至可以研究將發火藥與彈頭連在一起。”

“火藥跟彈頭連在一起?”

大明的炮彈並不是全部都是圓形,現在已經有了鏈彈,開花彈,但是技術都還比較低階。

不過朱瞻基說的將火藥跟彈頭連在一起,還是非常新奇的,這個技術方案以前也從來沒有過。

朱瞻基早有準備,讓李亮拿過來了他以前繪製的圖紙,招呼柳升來到了他面前的案几旁。

“孤在燧發槍研製出來以後,就想到了用燧發槍發射一體式子彈,但是撞針好做,但是發火藥卻是一個問題。而且火槍的子彈小,不易製作,但是火炮的子彈大,倒是好研究一些。你來看看……”

朱瞻基繪製的圖紙就是後世炮彈的基本結構,以最常規的身管火炮炮彈為例,最前端是風帽,然後是引信,然後是彈丸,後面是藥筒,藥筒最後面是底火。

當然,如今的技術達不到這個程度,風帽和引信部分現在很難實現,大明目前的技術水準,只能做出合格的彈丸,藥筒,就連底火,現在的技術也達不到。

但是這艘未來的火炮,炮彈發展方向,有了這份圖紙,大明不用走任何彎路,可以全力研發。

底火的難度在化學技術達不到,透過撞擊底火,很難點燃藥筒裡的火藥。

最早的底火是用銅盂、雷酸汞等材料製造的,雷酸汞朱瞻基也只是知道這個名字,怎麼製造,一竅不通。

他也沒有心思將精力放在這上面,這根本不是他的優勢。他的優勢在於知道發展方向,可以引導。

真讓他去研究,他不一定能比得上一個普通的道士。

柳升就是大明一流的火器專家,看到這份圖紙,在經過朱瞻基的介紹,他很快就明白了過來,有些激動地說道:“殿下果然是大才啊……將火藥封閉起來,才能爆發更大的威力。加長炮管,可以讓彈頭飛的更遠。而且,這種定裝彈對炮膛的傷害也小的多,不用每打一炮,就要清理炮膛了,而且可以發射的更快!”

這種炮彈的威力現在還不好說,因為沒有做出來,也沒有試驗過。

但是定裝彈不用費力先裝火藥,用草紙和細棕塞嚴實,再裝炮彈。每打一炮,都必須用豬鬃做的刷子刷一遍炮膛,才能重新裝彈。

而增加炮管長度,用銅皮做成藥筒可以增加火藥的威力,這是柳升這個火器專家,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大明現在已經有了彈簧,利用彈簧的爆發力,製作撞針,並不是難題。

關鍵問題還是底火。

所以朱瞻基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讓柳升安排人員進行底火的研究。

現在火槍的發射是利用火石點燃引線,利用引線點燃槍膛的火藥,發射子彈。

而且雖然現在已經有了實驗性的獨彈丸,但是射程有限,目前基本上每次都還是裝五顆彈丸,增加殺傷力。

五顆彈丸是經過無數次試驗獲得的最佳效果,不僅射程最遠,殺傷力也最強。彈丸裝的更多了,反而影響了射擊威力。

柳升爽快地接下了任務,保證一定儘快讓人研發出合格的底火。

但是朱瞻基沒有他這麼樂觀,因為化學研究不同於物理,物理的規律還能透過觀察,整理,推論出來。

但是化學研究,是一門學科的細化,微觀的精深研究,沒有捷徑可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