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坊。安國公府。
雖然已經日上三竿,但是這座侯府的主人,卻依舊高臥不起。
自從東征東瀛,柳升率領神機營幹脆利落地取得了勝利,獲封安國公之後,他就變的慵懶了許多。
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上升之路已經走到頭了。
在陛下決定西征之前,許多人都以為他會是北路軍的不二人選,但是他自己從來沒有這樣認為。
如果戰事不利,他責任重大,如果戰事順利,他又賞無可賞。
他不像張輔,張輔還年輕,還想為家族打下一片天地。
他如今已經六十了,就想在京城好好過幾年舒服日子。
自從太孫殿下擴大了與南洋和東瀛的貿易,如今京城增加了無數的樂子。
周王世子朱有燉接手教坊司以後,每個月都有新戲上映,還都是他喜歡的軍旅戲劇。
越來越多的西夷在京城開館子,各種各樣的美食讓他百吃不厭。
特別是從西洋和東瀛販賣來的眾多年輕美女,那可是他的最愛。
西夷女子雖然大多有些味道,但是體型豐滿,東瀛和朝鮮女子溫順可愛,小巧玲瓏,各有各的美。
生活如此美好,他還奢望什麼呢?
即便是要奮鬥,也該年輕一代好好去奮鬥了。如今他將府中大權已經全部交到了兒子柳溥的手中,主要的精力除了訓練新兵,就是享受生活。
倒是兒子柳溥想要繼承安國公的爵位,整日裡鬧騰著想要出海建功立業。
光憑這一點,柳升就覺得現在這個逐代遞降的封爵制度,比世襲罔替要強的多。
那些公爵世家,除了一個張輔,其他的幾乎都是紈絝子弟。
當初的魏國公徐達,英雄蓋世。可是如今的子孫呢?除了那個在邊軍的徐景彥還像個樣子,包括現在的定國公徐景昌在內,都不堪一提。
柳升當初繼承父親的爵位也不過是個伯爵,從伯爵到侯爵,到公爵,都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
這個逐代遞降,就是激勵子孫奮發向上的好方法。
至於子孫能不能保住爵位,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子孫如果不成器,不要說金山銀山,就是一個國家,也能給敗光了。
“老爺,老爺,宮裡來人了。”
柳升睜開了眼睛,在已經醒來,卻動也不敢動的東瀛侍女身上摸了一把,才向門外問道:“是宮裡哪位內侍啊?”
“是太孫身邊的劉少監。”
“可有聖旨?”
“只是帶來殿下口諭。”
“知道了。讓大少爺先招待一下,我隨後就來。”
東瀛侍女想要來給柳升穿衣,他捏住了她的小手說道:“老爺我還幹得動,你去幫我安排人送水來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