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門外,朱瞻基步下御輦,望著城樓上的朱棣和朱高熾,分別跪拜,各磕了三個頭。
城牆下的樂隊奏起了一陣雄壯的鼓樂聲,望著不遠處城牆下的比常人高出一頭的朱瞻基,不論是朱棣,還是朱高熾,都無法要求更多。
而在一側得到觀禮許可的昭懿貴妃和太子妃張氏,看著英武不凡的朱瞻基,更是激動不已。
昭懿貴妃很清楚,太孫的勢力如今越來越大,不僅掌管了一半的內監,如今還掌管了天下水師。
而且,他在軍中的勢力也越來越大,不僅跟英國公張輔形成了同盟。與武安侯鄭亨,安遠侯柳升等人也都關係密切。
一個北明山銅礦,不僅把草原勢力攪的四分五裂,更讓無數邊軍成為太孫的擁躉。
他的兩百幼軍,如今都在軍中成為了備受重視的中堅力量。只需要再過幾年,哪怕是朱棣去世,太子登基,也不能撼動太孫的力量。
如今張家已經跟太孫形成了同盟,太孫的力量越大,對她們張家來說,好處越大。
他們雙方之間,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
而太子妃張氏的心思就要單純的多了,自己肚子裡生下來的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如今成為了舉國公認的繼承人,她只是由衷的開心和自豪。
參拜完畢,大隊人馬並沒有停留,護送著朱瞻基又前往天地壇祭拜。
當他們從天地壇祭拜回來,那些押送俘虜的大軍才走到承天門外。
一萬餘俘虜光是從數量上來說,似乎並不多。但是當一萬人被集中在一起的時候,對任何人都是極為震撼的。
不少應天府的民眾已經開始在女眷裡面挑挑選選,將看中的人選記下來,只等官府發賣,他們就會買下來或者當個小妾,或者配給僕從為妻。
他們被強逼著在朱棣和朱高熾的面前進行了跪拜,對於一個以武奪天下的皇帝來說,這種場面是朱棣最喜歡的。
朱瞻基他們返回來並沒有破壞朱棣欣賞俘虜跪拜的興致,而是一直等到那些人被押下去,這才有條不紊地列隊進入了皇城。
這一次,朱棣和朱高熾兩人親自在城門內迎接了朱瞻基一行。
朱瞻基不等車輦行近,就連忙率領眾將從車輦上下來,又向二人進行了跪拜。
“皇祖父在上,孫兒不負使命,凱旋而歸。”
朱棣親自上前扶著朱瞻基的手臂站起身來,笑道:“吾孫威震四海,吾甚喜也。今次之戰,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風,勝的乾脆利落,不愧是朕的好孫兒。來,與朕一起祭拜社稷壇,祖宗家廟,也讓祖先知曉我大明後繼有人。”
朱瞻基順勢站了起來,又跟朱高熾深深一拜說道:“孫兒有些許功勞,也離不開父王的教誨。父王身體欠佳,孫兒敬請皇祖父與父王上車輦。”
依照朱棣的性格,這種時候基本不會坐車的。不過聽朱瞻基語帶懇求,又看了看行動不便的朱高熾,他還是點了點頭說道:“那就上車吧!”
朱瞻基親自扶著朱高熾登上了車輦,一副完完全全好兒子的模樣。這一幕也讓跟在後面的文武大臣們一個個都點頭不已,一個個對他這個太孫的印象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