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一零五章 盟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零五章 盟友 (2 / 3)

現在有了銅礦,他們的日子才好過一點,欠朝廷的耗費也逐漸都補了上來。

前幾次征伐安南,朝廷還從雲南當地招兵買馬,用的也都是沐王府出的銀子。

因為只有沐王府這一個例子,所以如今的大明並沒有在這個方面的詳細規定。

比如其他公候鎮守一地,需要承擔多少軍費,繳納多少稅賦等等。

拋開沐王府這個個例,朱棣絕對不願輕易開了這個口子。

唐代的教訓如今還在被人提起,對於朱棣這樣的集權之主義思想的君王,不是迫不得已,絕對不願意做出這樣的選擇。

否則藩鎮太強,對中央政府也是一種威脅。

不過朱瞻基並沒有這方面的擔心,他很清楚,歐洲如今已經從愚昧的中世紀神權統治中逐漸走了出來。今後的一百年,是歐洲全面走向復興的時代。

在政治上,王權的份量逐漸加重。在科學上,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在軍事上,他們利用蒙古人帶過去的火藥,從冷兵器開走向熱兵器。

大航海時代的來臨,世界的政治局勢將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的大明因為他的到來,想要走出一條華夏振興的道路,以前的封建制度必須要得到全面的改進。

在政治上,雖然以後要繼續推行中央集權,但是在軍事和經濟上,想要建立規則,搶佔地盤,就必須進行改進。

科技的滯後,讓中央政府對邊遠地區的管制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很緩慢和被動,想要加強統治,必須進行科技改進。

只有更快的交通工具和調兵譴將的能力,才能鞏固統治。

但是在科技還沒有發展起來之前,能做的就是搶佔更多的地盤,並且進行初步統治的鞏固。

他一直在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始終認為分封制是擴大華夏民族整個世界話語權的最有效手段。

只要華夏民族將全世界都佔領下來,哪怕這些地區最後都脫離了中央統治,但是這些地區也會形成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國家。

這樣總比原本的歷史中,讓那些歐洲人佔據了全世界,並且掌握了世界的話語權更好。

當然,他也不會輕易放出這頭怪獸,即使最後要這樣做,也要講究策略和手段。

畢竟,他是未來的皇帝,不能自己拆自己的臺。

但是安南是個例外,這個地方的皇權已經被大明摧毀,而且這個地方也是大明對南洋地區增加控制力的重要基地。

有了安南,大明的軍事力量就能向南延伸數千裡,所以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不能忽視。

而且,朱瞻基還想讓大明擁有印度洋的出海口,這裡跟雲南一北一東,可以直接對勃固王朝形成圍剿。

而勃固就是後世的緬甸,那裡的位置,對於大明來說也不能忽視。

所以,想要鞏固在安南的統治,大明又不想耗費太大的精力,將在安南大名遠揚的張輔分封到這裡,是利大於弊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