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 (2 / 3)

而且,她更怕宮女姑姑知道了她們溜出去,會嚴厲地懲罰她們。

但是藍煙一意孤行,這府裡又是以她為尊,所以並沒有人敢勸。

不過她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一切要以安全為上,所以特意讓梧桐找了四個身強力壯的護院跟上。

夾江工業區的建設,出乎朱瞻基意料之外的順利。

雖然自古以來,華夏文明的研究和發明都是因人而成,因事而成,缺少相關的邏輯應用。

但是當這件事變成了行政命令,由上而下地傳達下來的時候,為了一個目標,所有人都能爆發出讓人恐懼的潛力。

從三月底,經過測試的水車入水,夾江兩岸,各種各樣的水車已經架起了超過了一百個。

這裡面,有一大半都是磨面和舂米的水車,而且大部分都已經被應天府的米行給買了下來,專門從事加工業務。

這些回報也讓工部的工匠們爆發出了更高的熱情,利用水車的動力,他們積極地研究各種不同的連線結構,更穩定的連線結構,將水車的應用拓展出更多。

水車大多有三種不同的構架,分為轉軸、豎輪、臥輪,而三種不同的水車,能夠帶動的連動裝置也各有不同。

如今,轉軸的水車因為軸承的發明,可以做的更大,更結實,也能帶動更大的動力。所以如今的大部分工藝研究,都是圍繞著轉軸水車來進行。

馬致才就透過改進機床的轉動結構和連線結構,在機床上安裝了一個大鐵盤,然後安裝了一個水槽,裡面加上沙子,就研發出了世界第一架磨床。

雖然這個磨床的功能還能單一,只能剖切玉石和打磨玉石,但是同時也能加工金銀飾品。

而這架磨床的發明,很快就被龍鳳銀樓以高價租賃,有了這臺磨床,從此能節約大量的人力成本和加工速度。

而其他銀樓也不甘落後,出重金又向工部訂購磨床,結果就是江邊又增加了十家專門加工玉石和金銀的作坊。

但是最讓朱瞻基開心的還是工部一個叫常寬的工匠的發明。他研製了一套連線裝置,可以用一臺水車同時帶到五臺織布機轉動,這個發明,才是真正的引爆了整個大明的發明。

在這個時代,所有的工業都是最初級的,規模最大的,就是服裝行業。

從古至今,衣食住行都是所有人最重視的與人密切相關的專案,衣甚至還排在了食的前面。

在華夏的學說裡,人之異於禽獸,最關鍵的就是知廉恥,懂禮儀。而穿衣則是人與畜生最大的區別。

但是生產力的限制,讓織布一直都是個人行為,從來不能規模化,集約化。但是常寬的發明,將會徹底改變這一切。

而這項發明,也成為了大明的第一項申請的專利。只不過,申請方不是常寬,而是大明工部虞衡清吏司,這也算是一項行政命令下的專利申請,申請方和批准方都是一個機構。

虞衡清吏司為此專門安排了一位從五品的員外郎負責此事,算是有了一個專門機構。

按照初步規定,工部虞衡清吏司擁有此專利的十年專利權,其餘任何人等和機構都不得防制此物。任何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改進,虞衡清吏司同樣擁有權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