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擔心,局勢已經如此,我張輔如果還畏懼不前,怕是皇上也要對我失望了。依我之見,她們歸省恐怕不會被允,但是安排我在宮中與她們一見,不是一件難事。說不定,不需透過她們,我就能見到太孫了。”
張軏嘟囔著說道:“太孫如今掌管海軍,還一直往夾江那裡跑,大兄若是隻為見太孫一面,不難安排。”
張輔搖了搖頭,有些失望地說道:“我現在是要跟皇上表明心意,偷偷摸摸與太孫相見是什麼道理!”
張玉早死,當時的張輗十二歲,張軏才九歲,這兩兄弟雖然資質不佳,性情頑劣,但是對這個亦父亦兄的大兄都敬重異常。
見張輔失望,張軏躬身低頭認錯。“是我想的簡單了,讓大兄失望。”
張輔嘆道:“若我張氏一門真能永鎮交趾,你與你二兄也都要撐起門戶了,以後做事要三思而後行,切勿再莽撞。”
“我記下了。”
朱棣返回了皇宮,依舊興奮不已,將朱高熾和朱瞻基都叫到了謹身殿,三個人望著一整面牆上掛著的大明地圖,還有那個地球儀。
如今的大明地圖已經根據地球儀上亞洲的地圖,把南到交趾,西到甘肅,北到西伯利亞,一直到北冰洋的疆域全部劃了進來。
而從西伯利亞一直到烏拉爾山脈的亞歐分界線區域,也被朱棣讓人塗成了淺黃色,作為以後要征伐的土地。
朱瞻基記不得那裡現在屬於什麼國家,俄羅斯不知道有沒有發展到那裡,但是朱棣這樣做,他還是十分支援的。
“有了此水泥,我大明的道路修道哪裡,哪裡就屬於我大明的疆域。此後大軍出動,再也不用受泥地之苦,行軍速度將大大加快,輜重運輸,也可以節約一半的民夫。”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孫兒原本還想將此技術保密,現在想來卻是想的錯了。如實在大明國土都修建成水泥路,這水泥作坊必定要開遍大明四方。我看內監不僅不需保密,還應該採用授權之法,讓普通民眾也都加入進來,才能生產出我大明急需的水泥。”
朱高熾說道:“燒製水泥需要數以十萬計的民夫,如此多之人荒棄農田,謹防口糧短缺。”
這一點不用他說都知道。在以農為本的國家,若是因為燒製水泥誤了農耕,民以食為天,沒有吃的,國家就不穩。
朱瞻基本來心中已經有了計劃,但是現在還沒有跟張輔商議好,所以這個計劃也就先不提了。
他開口說道:“孫兒以為,如今先以各州府為點,每個州府先建設一批水泥窯,工人數量都需控制在五千以下。樞紐之地,或酌情適量擴大水泥窯數量,不能因工誤農。”
朱棣點了點頭說道:“待孔誠計算好每個水泥窯所需窯工數量,計算好每種配方的最佳配比,屆時明旨通報全境。基兒你讓工部做好規劃,確保所產水泥能供應所用,又不能因此誤了農耕。”
“遵旨。”
見朱瞻基這麼爽快地答應了下來,朱棣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如今你籌建海軍,組建格物院,又要籌劃海貿,眼下又要大婚,真是勞累你了。”
朱瞻基笑道:“孫兒年輕,不怕累。現在做事越多,孫兒才能對各種事都知之甚多,以後也才不會被佞臣欺瞞。”
這句話似乎又觸及到了朱棣痛處,他看了一眼正盯著地圖看的朱高熾,嘆了一口氣,終究沒有在朱瞻基的面前,再給他難堪。
他揮了揮手說道:“時辰不早了,你們回宮吧。王彥那邊我讓他直接給你調兩百個有外派經驗的內侍過去,事情要做,也不能累著自個。”
朱瞻基雖然很想問問他今天如此重賞孔誠的用意,但是想了想還是沒有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