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真正在朝會上,需要處理的事務並不是很多。當一件事被拿到朝會上來談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已經處理好了,要麼就是等皇帝裁決。
如今的明朝才經歷了三個皇帝,都身強力壯,所以許多規矩都還沒有改變,也跟後人所瞭解的上朝不太一樣,跟清朝的朝會更是差別甚遠。
清朝的朝會一般天沒亮就要去上朝,然後一直拖延幾個小時,各部官員才會會到自己的部門處理政務。
明朝初期則不是這樣,早上上朝不會超過一個小時,然後官員們吃早餐,上班。中間遇到什麼難以決策的事,都會集中在午朝彙報。
而一些急事,大事,才會在中間傳到皇帝這裡處理,到中午的時候還會開一個碰頭會議。
大臣們一般上班要上到下午三四點,而皇帝,午朝之後就沒事了,屬於是私人時間。
中午吃飯的時候,朱瞻基原本還想等朱棣一起來吃飯,卻被李謙通知,散朝以後,朱棣就又躺下休息了。
他畢竟年紀大了,這次奔波小一年,身體還沒有恢復過來。
朱高熾倒是回來了,今日精神也不錯。只是他並沒有留在宮中吃飯,說是詹世府的黃淮幼子成親,要去祝賀。
聽到黃淮這個有點熟悉的名字,朱瞻基記憶深處裡的一點模糊印象又浮現在心頭。
他突然想起了朱棣第二次北征,凱旋而歸的時候,朱高熾卻迎駕晚了。
朱棣大怒,一下子把詹世府和禮部官員關了一大批,而這個黃淮也被關了十年,一直到朱高熾登基,黃淮才被放出來。
只不過,這個記憶太模糊了,他甚至不知道這到底是真是假。只是他有些奇怪,原本的歷史上朱高熾迎駕耽擱了時間,為什麼這一次卻沒有耽擱時間呢?
這次北征,解決了草原的心頭大患,他對一直賴在京城的漢王也有些厭煩了。
說實話,他從來沒有把這個搞笑的漢王放在眼裡,但是有這樣一個癩蛤蟆一直添堵,噁心人,也該到了敲打一番的時候了。
明年冬季,最遲後年夏天,他就要跟鄭和一起出海。出海之前,還是先把這件事給解決了才對。
如果他在回京的時候高出這件事來,他就有理由來對付他,但是現在他老老實實,朱瞻基就是想要對付他,也不能動手。
不管怎麼說,他畢竟是原主的叔叔。在封建時代,特別是儒家興盛年代,親親相隱,親族大於國法的啊!
萬事都要講個理,如果沒有合適的理由,朱瞻基就動手,那他一輩子的聲名都會有一個汙點了。
不過,明著不能來,暗地裡也可以動手。
現在錦衣衛和內監都被他籠絡住了,想要對付有勇無謀的朱高煦,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下午的時候,太子妃終於放過了朱瞻基,不再拉著他說話了,他也到了東宮花園,看著一幫弟弟妹妹在那裡玩耍。
朱瞻基看見孫嫻帶著幾個妹妹在那裡玩,眼睛卻不時瞟過來,忍不住跟她做了一個鬼臉。她一下子沒有憋住,噗嗤一笑,連忙拿袖子擋住了自己的臉。
跟李亮勾了一下手指頭,李亮立即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殿下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