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聽他繼續喊師兄,想說什麼又沒有說。一清子笑說:“你們大汗淋漓,還是不要在甲板上吹風了。染上風寒,就要被留下來,這次出征的功勞可就沒了。”
眾人寒暄了一番,楊章德還想再跟韓成詢問一下隨軍的忌諱,卻聽到鼓聲陣陣,皇上的御駕也抵達了碼頭。
在碼頭沿街兩邊,支起了數百個大鍋灶,蒸好的饅頭也都出籠了,除了大白饅頭,還有一鍋鍋剛煮好的肉湯,都被伙頭軍的軍士抬了上來,按照人數配發,一人四個大饅頭,還有一碗肉湯。
此時天下依舊是一日兩餐,今日中午這一餐之後,出行的船隊今日就不再供飯。一直要到明天抵達了揚州地界,才會有沿途官府供飯。
楊章德他們也跟著羽林衛的將士,挨個上前領了饅頭,拿出了新買的飯碗打了一碗肉湯。
每人的碗中都有一塊切的大小一致的肉片,還有兩塊蓮藕,湯裡放了南洋的胡椒,油光粼粼。
雖然味道一般,但是看相不錯,也不難下嚥。
待得眾人吃完兩個饅頭,便不再吃,將剩下的饅頭放了起來,待完善餓了再吃。眾人碗也不洗,用一塊乾布擦了一把,直接又塞進了包袱裡面。
不一會兒,戰鼓聲聲響了起來,眾人齊聚甲板,只見不遠處皇上的坐船上升起了五軍都督府大旗。
隨著鼓點的節奏,大軍紛紛上了停在岸邊的運兵船,開始了過河。
大旗招展,各式各樣的船隻不一會兒就塞滿了整個江面,看起來讓人熱血沸騰。
不過天氣太冷,看了一陣,楊章德就覺得沒什麼意思了。
韓成說道:“走吧,我們先去安置下來。不到天黑,這十幾萬大軍恐怕還過不了江。”
太孫的座船是一艘兩層高的樓船,實際有三層。
最下面一層是船腹,中間是一排馬廄,裡面裝著六匹寶馬。六十個漿手分成了三班,每班二十人,十人划槳,十人撐杆,可以保證座船不間斷前行。
他們吃住都在船腹,根本不能上甲板上來。
楊章德他們這些太孫的侍衛也只能待在甲板這一層,五十多個人自己隨便安排。只要找一個平坦的地方,開啟鋪蓋將就著就睡下。
雖然條件艱苦,但是沒有一個人抱怨,因為他們已經是屬於最輕鬆的一撥人了。
此行船隊一共只有一百多艘,最多裝載萬人,剩下的大軍都要靠步行走完這幾千裡地。
而且他們那些人不僅需要每天趕路八十里,晚上睡覺還不一定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比起那些將士,他們已經足夠幸運了。
楊章德看了看守在樓梯口的兩個太監,低聲問韓成:“韓把總去過上層嗎?太孫的臥房是不是盡顯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