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麒正妻有兩子一女,也就是說,朱瞻基正兒八經的舅舅有兩個。
大舅舅張昶襲了彭城伯的爵,是中軍都督府的左都督,二舅舅張升也在軍中,目前有個指揮使的虛職。
今天是張昶三十九歲生日,這個時代的男人過虛不過實,過九不過十,所以三十九歲生日,就屬於是整壽。
朱瞻基他們進屋之後,自然是先讓衛士們將準備的壽禮送了進來。幾輛大車的禮物,下人們忙著接待,又按照清單入庫。
既然是大壽,張昶又身為五大軍區的司令員之一,自然有無數拜壽的下屬。
朱瞻基身為太孫,不能跟外臣接觸,但是跟這些軍士,勳貴接觸卻已經沒有了忌諱。
朱家以武立家,建國,對軍權一直看的很重,也有一套培養繼承人的完整方法。
所以只要不跟朱棣在朝堂上爭權力,在軍中發展一點自己的勢力,朱棣從來不會干涉。
像朱瞻基,名義上就是羽林左衛的大都督,朱高熾的名下,更是有三個衛。
但是因為他領的軍權是虛權,而像朱高煦以武起家,領的兩個衛卻是實權,所以朱高煦才有底氣跟朱高熾競爭。
但是這種競爭在朱瞻基看來,其實就是小打小鬧。他們三兄弟之間雖然有競爭,但是都還維繫著表面的和氣,從來沒有翻臉過。
看到這樣的情況,朱瞻基算是明白了,朱高煦就是朱高熾的一塊磨刀石。
只是朱高熾太窩囊了一些,所以看起來漢王在似乎佔了上風。
不過這一切,都是假象。
所以在內心裡,他從來沒有把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當作是自己的敵人。
朱高熾身體不好,也不願意跟勳貴和軍士們多打交道。在張升的陪伴下,進入了後宅休息。
朱瞻基卻留在了前院,結實了一大幫軍士。
再過一個多月,第二次北伐就要開始了,今天眾人談論最多的話題也是這個。
朱瞻基這次要隨扈去北伐,而這些將士裡面,也有不少是這一次要一起上戰場的,所以談起打仗,還是有很多共同語言的。
不過,這次北伐的幾位高階將領,卻沒有一個過來。
這不是因為張昶的面子不夠,而是那些大帥,現在大多不在應天。
此次北伐,以安遠侯柳升領大營,武安侯鄭亨領中軍,寧陽侯陳懋、豐城侯李彬領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譚青領左、右掖,都督劉江、朱榮為前鋒,率兵共五十萬人北征。
柳升在上個月就已經去了北平,他的麾下大部分是火槍隊和炮兵部隊,輒重眾多,所以是跟前鋒軍隊一起出發。
鄭亨,陳懋,李彬等人,如今也已駐守大營,做戰前動員和準備。不過,哪怕他們沒有到,也都吩咐了家人送來了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