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權力在這個時間進宮的勳貴,只有英國公了。
“何至於此啊?”英國公聽了兩個人的決議,有些遲疑。
“國事艱難,豈可因我一人而壞國家之大事。當下已是必死之局,我縱死,也不能使太后娘娘為難,更不能使陛下為難。”武清伯李偉說的是慷慨陳詞。
既然這些人想把我們李家架在火上烤,那咱們一起死吧。
英國公知道這老頭就是貔貅性子,只進不出,死要錢。
但英國公沒有想到,他們到底還是有一點血性的:“陛下和太后會記住你們的。”
人各有志,其為了家族甘願捨身,英國公自有成人之美,更何況這是討好陛下。
其次,這勳貴的事情怎麼能落到文官手裡處置:“此事,老夫接下了!”
彼時。
已經是更深夜闌。
張居正和刑部尚書王崇古,都察院右督御史,大理寺卿,四人匯聚一堂,正在為如何解決此事而煩憂。
反正皇帝的面上不能沾染一點灰塵,在他們看來,這就是敵人的攻心之策。
王崇古不經意之間說道:“據說,世宗已經在呂宋現身了,這朝堂上下人心浮動啊。”
自從天上那幫人從松江下凡,這大明好像在無形之間有了另一種聲音。
邪道飛昇不就是沒了肉身而已,也沒什麼不好。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苦苦修行。
只需要往身體裡猛猛塞,對四神來者不拒。
飛昇都飛昇不了,遑論其他。
當然了,往體內煉化大魔的法門,還是過於危險,稍有不慎就是被奪舍的下場,這些就留給那些心學瘋子吧。
張居正卻說道:“不過是些漏網之魚。”
這些人,高興的太早了。
“太嶽,英國公進宮面聖了。”這時候,張居正的門生巡城御史王篆上前稟報。
張居正和其他三位堂官當即起身。
張居正眼神微眯:“看來此事又要橫生波瀾,且看他如何選擇。”
看李家父子夠不夠聰明,究竟是拉太后娘娘下水,惹的陛下不快,自絕於天下。
還是選擇忠君體國,以體面的方式去死。
只是。
他們體面了,有些人就不體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