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悟承負之道,免受撻斧灼烹之苦。”
此刻他們便聽到轟轟的聲響傳來,烽火臺似乎震動起來,千絲萬縷的金色絲線,順著地面勾勒的銘文將點點熒光向上傳遞。
其光華匯聚於祭壇之上,又順著青銅立柱爬升。
隨後,欽天監的白袍修士逃也似的離開了祭壇。
在面無人色的眾人注視下。
終年不散的巨大火炬從青銅柱上順流而下。
萎靡不振的獻祭品瞬間變成一個個火炬。
在燃燒最為熱烈的時候,璀璨光柱從烽火臺上升起,剎那之間撕碎了上方的雲層和風雪,直衝天穹,和橘紅色的天幕相連。
此刻,整個大同境內,從管涔山,到洪濤山、恆山、五臺山,整個太行山西側,上黨高地和雁北地區之間,大同境內,每一個大明人都感到渾身發熱,酥麻似電。
風雪變小了。
贖罪者其靈魂凝結而成的火焰,在烽火臺中痛苦地哀嚎。
每一個祭品的犧牲,都為長城添磚加瓦。
被靈火煅燒後,逐漸縮小凝練的森森白骨,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最後,一隻手就足以握住的白玉骷髏頭,被欽天監修士收入囊中。
他高興無比的將其懸掛在腰間。
罪人的頭骨是沒有機會獻給神皇的。
而眉心骨將遠銷吐蕃,那裡的密教巫師,對於靈能者的人皮和眉心骨需求量巨大。
朱翊鈞的神魂探出手撥弄其中的火焰。
不同於其他,這些祭品是真正地灰飛魄散。
他們將永遠的消失在烽火臺上。
對於北地的人而言。
死亡是一件無比尋常的事情。
每一個人都隨時有可能死去。
汪道坤有一種想要逃離此地的急促感。
這種朝不保夕的日子,對於修士們而言,太過陌生了。
汪道坤沉默的勾連起烽火臺,將奏章扔到了火焰中,讓其當場竄起三丈高。
大同總兵馬芳一直到汪道坤逐漸離去,方才起身。
“哼,南方人。”